甲文:
十四年冬,秦饥,使乞籴于晋。晋人弗与。庆郑曰:“背施无亲,幸灾不仁,贪爱不祥,怒邻不义。四德皆失,何以守国?”虢射曰:“皮之不存,毛将安傅?”庆郑曰:“弃信背邻,患孰恤之?无信患作,失援必毙,是则然矣。”虢射曰:“无损于怨而厚于寇,不如勿与。”庆郑曰:“背施幸灾,民所弃也。近犹仇之,况怨敌乎?”弗听。退曰:“君其悔是。”
后秦伯伐晋。晋侯谓庆郑曰:“寇深矣,若之何?”对曰:“君实深之,可若何?”公曰:“不孙。”卜右 , 庆郑吉,弗使。乘小驷,郑入也。步扬御戎,家仆徒为右,乘小驷,郑入也。庆郑曰:“古者大事必乘其产生其水土而知其人心安其教训而服习其道唯所纳之无不如志今乘异产以从戎事及惧而变将与人易。进退不可,周旋不能。君必悔之。”弗听。壬戌 , 战于韩原,晋戎马还泞而止。公号庆郑。庆郑曰:“愎谏违卜,固败是求,又何逃焉?”遂去之。秦获晋侯以归。……十一月,晋侯归。丁丑,杀庆郑而后入。是岁,晋又饥,秦伯又饩之粟。
(节选自《左传·僖公十四年、十五年》,有删改)
乙文:
(僖公)十五年,晋兴兵将攻秦。缪公自往击之。九月壬戌,与晋惠公夷吾合战于韩地。缪公与麾下驰追之,反为晋军所围。晋击缪公,缪公伤。于是岐下食善马者三百人驰冒晋军,晋军解围,遂脱缪公而反生得晋君。初,缪公亡善马,岐下野人共得而食之者三百余人,吏逐得,欲法之。缪公曰:“君子不以畜产害人。吾闻食善马肉不饮酒,伤人。”乃皆赐酒而赦之。三百人者闻秦击晋,皆求从,从而见缪公窘,亦皆推锋争死,以报食马之德。于是缪公虏晋君以归,令于国,“齐宿【注】 , 吾将以晋君祠上帝”。周天子闻之,曰“晋我同姓”为请晋君。夷吾姊亦为缪公夫人,夫人闻之,乃衰绖跣,曰:“妾兄弟不能相救,以辱君命。”缪公乃与晋君盟,许归之,更舍上舍,而馈之七牢。十一月,归晋君夷吾。
(节选自《史记·秦本纪》,有删改)
【注释】齐宿:斋宿。
-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古者大事必乘其产/生其水土而知其人/心安其教训/而服习其道/唯所纳之/无不如志/今乘异产/以从戎事/及惧而变/将与人易
B . 古者大事/必乘其产/生其水土而知其人心/安其教训而服习其道/唯所纳之/无不如志/今乘异产/以从戎事/及惧而变/将与人易
C . 古者大事必乘其产/生其水土而知其人心/安其教训/而服习其道/唯所纳之无不如志/今乘异产/以从戎事/及惧而变将/与人易
D . 古者大事/必乘其产/生其水土而知其人/心安其教训而服习其道/唯所纳之无不如志/今乘异产/以从戎事/及惧而变将/与人易
-
-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伯,此处与文中“晋侯”的“侯”,均指爵位,体现诸侯封建等级。周代爵位分公、侯、伯、子、男五等。
B . 右,即“车右”,又称“骖乘”,指古时乘车在主将右边驾车的人。一般战时称“车右”、平时称“骖乘”。
C . 我国古代常用干支来纪年、月、日。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相配,六十组干支不断循环往复。文中“壬戌”属下支纪口,“十一月”则属序数纪月。
D .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共五个部分。
-
-
(3)
后人依据两段史传材料,提炼出多条“典故”。根据所学知识及文本内容,下列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韩原之战——因为晋惠公背信弃义,秦穆公兴兵讨伐晋国,晋国率军抵御,双方在韩原展开激战,史称韩原之战。
B . 穆公亡马——三百名忠勇之士为了报答当年秦穆公杀马不责和食马得酒的恩情,于是在秦穆公受困之时,帮助秦穆公反败为胜。
C . 皮之不存,毛将焉傅——晋国大夫虢射认为,早先晋国没有依照许诺割让五城给秦国,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如果不解决,只答应卖粮食给秦国,就好比皮都不存在了,毛也没有可依附的地方。
D . 夷吾桎梏——夷吾被囚禁在秦国。秦穆公下令全国斋宿,他要用失信的夷吾来祭祀天帝,后来因周天子求情,秦穆公夫人又以死相逼,才使夷吾躲过一劫。
-
-
(4)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背施幸灾,民所弃也。近犹仇之,况怨敌乎?
②君子不以畜产害人。吾闻食善马肉不饮酒,伤人。
-
-
(5)
秦国俘获晋惠公,在庆郑看来晋惠公是咎由自取,请根据文本说明晋惠公都有哪些过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