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3高二下·聊城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周赧王)三十一年,燕王悉起兵,以乐毅为上将军。秦尉斯离帅师与三晋之师会之。赵王以相国印授乐毅,乐毅并将秦、魏、韩、赵之兵以伐齐。齐湣王悉国中之众以拒之战于济西齐师大败乐毅还秦韩之师分魏师以略宋地部赵师以收河间身率燕师长驱逐北剧辛曰:“齐大而燕小,赖诸侯之助以破其军,宜及时攻取其边城以自益,此长久之利也。今过而不攻,以深入为名,无损于齐,无益于燕,而结深怨,后必悔之。”乐毅曰:“齐王伐功矜能,谋不逮下,废贤良,信任谄谀,政令戾虐,百姓怨怼。今军皆破亡,若因而乘之,其民必叛,祸乱内作,则齐可图也。若不遂乘之,待彼悔前之非,改过恤下而抚其民,则难虑也。”遂进军深入。齐人果大乱失度,湣王出走。乐毅入临淄,取宝物、祭器,输之于燕。燕王亲至济上劳军,行赏士,封乐毅为昌国君,遂使留徇齐城之未下者。齐王出亡之卫,卫君避宫舍之,称臣而供具。舍食皆备,而齐王不逊,卫人侵之。齐王去奔邹、鲁,有骄色,邹、鲁弗内,遂走莒。楚使淖齿将兵救齐,因为齐相。淖齿欲与燕分齐地,乃执湣王而数之曰:“千乘、博昌之间,方数百里,雨血沾衣,王知之乎?”曰:“知之。”“赢、博之间,地坼及泉,王知之乎?”曰:“知之。”“有人当而哭者,求之不得,去则闻其声,王知之乎?”曰:“知之。”淖齿曰:“天雨血沾衣者,天以告也;地坼及泉者,地以告也;有人当阙而哭者,人以告也。天、地、人皆告矣,而王不知诫焉,何得无诛!”遂弑王于鼓里。

    荀子论之曰:“国者,天下之利势也。得道以持之,则大安也,大荣也,积美之源也。

    不得道以持之,则大危也,大累也,有之不如无之。及其极也,索为匹夫 , 不可得也。齐湣、宋献是也。故用国者义立而王,信立而霸,权谋立而亡。”

    (节选自《资治通鉴·周纪四》)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齐湣王悉国中之众/以拒之战于济西/齐师大败/乐毅还秦韩之师/分魏师以略宋地/

      部赵师以收河间/身率燕师/长驱逐北/

      B . 齐湣王悉国中之众/以拒之战于济西/齐师大败/乐毅还秦韩之师/分魏师以略宋地/

      部赵师以收/河间身率燕师/长驱逐北/

      C . 齐湣王悉国中之众以拒之/战于济西/齐师大败/乐毅还秦韩之师/分魏师以略宋地/

      部赵师以收/河间身率燕师/长驱逐北/

      D . 齐湣王悉国中之众以拒之/战于济西/齐师大败/乐毅还秦韩之师/分魏师以略宋地/

      部赵师以收河间/身率燕师/长驱逐北/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黜,贬斥,与《谏太宗十思疏》中“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的“黜”含义相同。 B . 飨,文中是犒劳的意思,与《鸿门宴》中“旦日飨士卒”的“飨”含义相同。 C . 阙,古代王宫、祠庙门前两边的高建筑物。后来引申为帝王所居之处,朝廷。 D . 匹夫,泛指平民百姓,普通人;也可指逞勇而无谋的人。文中的意思是后者。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乐毅统一指挥秦、魏、韩、赵联军打败齐军。剧辛认为这是他国帮助的结果,应

      做长远打算,尽快攻取边境城池。

      B . 乐毅没有采纳剧辛建议,而是率领军队逼走了齐湣王,攻入临淄,抢夺宝器运回

      燕国,最终占领了齐国全部土地。

      C . 齐湣王态度傲慢不逊,被卫国人攻击,只好赶赴邹地和鲁地,却又因面带骄色,

      不被收留接纳,最后只得投奔莒。

      D . 救援齐湣王的楚将淖齿想与燕国瓜分齐国的土地,于是抓住齐湣王,数说他面对

      警告不知悔改,在鼓里杀死了他。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故用国者义立而王,信立而霸,权谋立而亡。

      ②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

    5. (5) 乐毅坚持深入进军齐国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