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3高一下·抚顺期中) 现代文阅读I

    材料一:

    网络新词的流行反映出21世纪我国青年新的文化诉求和个性化特征,折射出时代和社会的进步对文化发展的创造性价值。但同时,一些网络新词表现出粗粝、冗杂和任性的一面,对社会文明和主流文化的冲击时有显露。

    网络新词对传统语言形式展开的挑战,看上去大胆、浮夸,但究其本质,并不是对传统的颠覆和抛弃。网络新词的使用,对传统词语词句的仿拟、挪用也很常见,如借用东北方言“赶脚”表达感觉的意思,“马甲”源于主流媒体春晚小品。传统文化委婉含蓄的表意方法也被加以利用,如不直接表态,而通过表情符号会意。网络新词还大量创意运用比喻、象征、顶真、互文、双关等修辞手法建构意义,如“鸟在笼中,恨关羽不能张飞”等。名称符号被网民信手拈来赋予新意,双关语让人称绝,投射出传统文化的清晰印记,产生了意在言外的表达效果。

    书籍、报刊等大众传媒采用网络新词已成为一种新的时尚。一些具有特色、经典的网络新词频繁见诸新闻媒体,丰富了报刊、广播电视语言,如“给力”“YYDS”等网络热词曾被《人民日报》采用,增添了报道的时代感和贴近性。

    海量信息传输和移动阅读方式,培养了文化大众新的阅读习惯,使阅读发生了快阅读、浅阅读的转向。突出简词短语、图像和符号化文本的网络新词是这一阅读潮流的结果,也对其具有能动作用。网络新词更偏重简单、节奏感和一语中的,更擅长于流动的描摹、情感色彩的表现以及新奇元素的组合。注重时尚、观感、娱乐性与速度的网络新词给人的印象更加鲜明、更有活力,为传统文化、主流文化注入了“鲜活血液”,丰富了文化与知识传播的新生态。但正如哲学家伯特兰·罗素指出的,伟大作品只适应于慢节奏阅读。比照深度阅读而言,浅阅读依然是一种快餐、速食文化方式,其将信息与知识的接纳、理解与遗忘建立在“速度为王”的基础之上,会使知识的更新和文化的进步满足于浅尝辄止,进而影响思维方式,使以书面语言为中心的理性主义避让于以形象化为中心的感性主义。当速率消耗专注,阅读替代反省,极简磨平深度,文化主体的创造力也必然受到压抑,文化主体难免会产生“到处是信息,唯独没有思考的头脑”“越上网越无知”的文化焦虑。

    同时,一些网络新词的构成、表达过于随意,不符合基本语法和用词的规范性,对不同群体或圈层之间展开交流设置了障碍或增加了解码难度。如挪用英语现在进行时态在汉语词汇后面加ing,意指正在进行的动作或行为,使不了解这一时态的人难免莫名其妙。一些随心所欲的词语混用、滥用,在满足猎奇、狂欢心态的同时,生成了大量的错词、语病,以至成为流行性不良语用范例。如将“我”字平添个草字头,没有任何渊源、规则或学理色彩,只是一种标新立异的文字游戏。还有一些语言符号专用来传达厌世、悲观、颓废的消极情绪,不利于青少年身心成长。更有甚者,生造出用于发泄不满、无极限媚俗,或用于谩骂的脏话、暴力化文字,冲击语言文明,污浊网络环境。

    (摘编自孟威《网络新词与社会文明的互动相生》)

    材料二:

    网络流行语具有独特的语言属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朗朗上口、字数少、易读易理解、使用群体广泛。二是快节奏时代使用的便利性。把“永远的神”说成“YYDS”,拼音缩写表达便捷,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沟通效率。三是多义性的创造性空间,网络流行语能表达丰富的含义。“绝绝子”有太绝了和差极了两个相反的意思,“打call”可以在比赛、工作、学习等场景中使用。四是娱乐性。大多数流行语像猜灯谜一样,最开始看到谜面(流行语)时并不会明白意思,而后通过揣摩产生“豁然开朗”的效果。五是现实的共鸣性。网络流行语只有反映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内容,才能真正流行开来。

    一种语言的采用与使用者的主观动机和目的密切相关。第一,网络流行语满足了人们表达个性、标新立异、展示自我的心理需求。个性化的用词可以建构与众不同的个人形象,表现紧跟热点、接纳新事物的心理,满足自尊心的同时也能营造轻松有趣的社交生活氛围。第二,网络流行语是高效能的社交货币。通过使用网络流行语,沟通双方可以更好地开启话题,实现言语交际的“破冰”。许多人学习和使用过流行语的原因是"不能OUT"。第三,使用网络流行语是建构社会认同的手段。语言学家菜考夫认为“言为身份”,言语是使用者社会地位、教育背景、职业等社会属性的体现,也是其进入社群并获得群体认同的手段。第四,从众心理与同辈效应。从众心理是指人们模仿周围人的态度、行为和思想而不考虑自己的个人观点或信仰。当大家都在说流行语时,如果有人不懂,就很难与大家继续沟通。第五,网络流行语具有可玩性。哲学家维特根斯坦指出,语言游戏是生活实践中的一种普遍行为,文化史学家赫伊津哈认为游戏是文化发展的原动力。使用流行语可以给人新的体验和感受,这也是很多人频繁使用流行语的原因之一。

    互联网、各种社交应用提供了网络流行语传播的数字环境,产自用户的文字、视频、音频等信息形成流行趋势。网络互动远超传统人际互动的频率,新语言容易在短时间内广泛传播。热议的话语被用户二次创作凝练成流行语扩散、接受和传播。互联网的特性更适合传播短小精悍的信息,网络语言因为简单明了且具有“网感”,能够获得更好的传播效果。社交媒体的技术特性和关系架构支持流行语的产生、传播、二次创作和再传播。

    (摘编自刘蒙之《网络流行语的演化迭代、言语实践与价值评判》)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网络新词的流行折射出时代和社会的进步对文化发展的创造性价值,一些网络新词会对社会文明和主流文化产生冲击。 B . 网络新词的本质,不是对传统的颠覆和抛弃。网络新词不仅会对传统词语词句进行仿拟、挪用等,还会利用传统文化委婉含蓄的表意方法。 C . 海量信息传输和移动阅读方式培养了文化大众快阅读、浅阅读的阅读习惯,这致使网络新词突出简词短语、图像和符号化文本。 D . 网络新词的流行,使知识的更新和文化的进步满足于浅尝辄止,使思维方式缺少了深度,影响文化主体的创造力。
    2.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网络新词是社会变迁和文化发展的一面“镜子”,但也有些网络新词背离语言和社会文明,粗俗粗鄙,应予以摒弃。 B . 要进入社群并获得群体的认同,言语在一定程度上起着很大的作用,它体现了使用者的社会地位、职业等社会属性。 C . 很多人频繁使用流行语的原因,是它能够满足人们表达个性、标新立异以及展示自我的心理需求,具有可玩性。 D . 产自用户的文字、视频、音频等信息能够形成流行趋势,与互联网、各种社交应用提供了传播的数字环境有关。
    3. (3) 下列选项,不能体现出网络新词为主流文化注入"鲜活血液"的一项是( )
      A . "OMG""886"等由字母、数字构成的网络用语流传,一些网民甚至习以为常。 B . “神马都是浮云”带有浅显的幽默性,这种幽默性恰好满足了网民的娱乐性。 C . "嘴替"仿照"文替""武替"等词,指能够代替人们表达心声的人,简洁明了。 D . 用"菜鸟"一词比直截了当地说“你真是一个差劲的新手”更委婉含蓄,更新颖。
    4. (4) 网络新词是怎样产生的?请结合材料一简要概括。
    5. (5) 网络流行语为什么得以流行?请结合材料二简要分析。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