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教师”再次开讲
“太空探索永无止境。各位同学,大家好!我是太空教师王亚平。”伴随着熟悉的声音,“天宫课堂”第二课开讲了。还是在高速飞行的中国空间站里,还是大家熟悉的航天员老师,这一次,变化的是老师们演示的实验,不变的是带给同学们耳目一新的体验。
授课过程中,航天员老师相互配合,生动演示了多个微重力环境下的实验,深入浅出讲解实验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这次授课还增加了空间站科学设施的展示,航天员老师介绍了两台神秘又厉害的科学实验柜——高微重力科学实验柜和无容器材料实验柜。据介绍,科学实验柜是空间站开展科学实验的主要设施,今年“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发射入轨后,空间站将增加更多实验柜,开展更多领域的科学实验项目,未来“天宫课堂”的形式也将更为丰富。
进入天地互动环节,地面课堂的同学们十分踊跃。有同学好奇航天员在太空的生活作息,还有小小科学迷非常向往未来能进入空间站做研究。
课程最后,王亚平说:“希望同学们继续努力学习科学知识,提高科学素养,探索科学奥妙,未来的空间站将由你们来建设!”
(摘编自《南方都市报》)
链接一
中国两次“天宫课堂”情况对比
第一次 |
第二次 |
|
授课时间 |
2021年12月9日 |
2022年3月23日 |
授课讲台 |
中国空间站 |
|
地面课堂 |
主课堂:中国科技馆 分课堂:广西南宁、四川汶川、香港、澳门 |
主课堂:中国科技馆 分课堂:西藏拉萨、新疆乌鲁木齐 |
授课老师 |
王亚平、翟志刚、叶光富 |
|
授课内容 |
①航天员在轨工作生活场景展示 ②太空细胞学研究实验展示 ③太空转身 ④浮力消失实验 ⑤水膜张力实验: ⑥水球光学实验 ⑦泡腾片实验 ⑧天地互动交流 |
①太空“冰雪”实验 ②液桥演示实验 ③水油分离实验 ④太空抛物实验 ⑤空间科学设施介绍与展示 ⑥天地互动交流 |
链接二
2013年坐在电视机前观看我国首次太空授课的孩子如今已长大,他们中不少人正上演着“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的故事。张舒琪当年观看完太空授课,对航天事业的热爱一发不可收拾,她现在成为了一名空间站任务飞控试验队员,守护着天上的航天英雄。2021 年,一群大学生上了热搜,他们设计的“宇宙八音盒”卫星乐器装置,可以将收集的外太空波形数据转化成宇宙的声音基因,并用光谱生成星球的音色,实现“天地共鸣”。其创作灵感,正是来自2013 年观看的那堂太空授课……这些孩子都说是当年的太空授课活动在他们的心中播下了热爱科学、热爱航天事业的种子,引领了他们的人生方向。
(摘编自《太空授课播下的“种子”发芽了》)
链接三
中国空间站是国家级太空实验室,也是重要的太空科普教育基地。空间站拥有丰富而独特的教育资源,可以开展许多在地面上难以做到的科普演示。神奇有趣的太空现象,不仅让青少年很感兴趣,许多成年人也会觉得很有意思。不少地面上司空见惯的物理、化学、生物现象,在太空中会有很大差别,甚至完全不一样。但天上地下不同的实验现象,揭示出的是同样的科学规律。实验演示和验证是一个加深对科学原理理解的过程。“天宫课堂”主要面对广大青少年,旨在普及空间科学知识,向青少年传递科学精神,激发崇尚科学、探索未知、追求创新的热情。
一堂科学课,也是一堂爱国主义和理想信念的教育课。“天宫课堂” 展示了中国航天的荣光,能在约400公里高度的地球轨道上授课,需要强大的航天技术支撑。当前的中国航天事业正走在由大到强的道路上,中国航天员的太空授课、天宫与地面的连线互动,让中国青少年直观感受到国家科技实力的增强,对国家航天事业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摘编自《点亮好奇启迪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