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2高二下·徐汇期中)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书《洛阳名园记》后   

    [宋]李格非

    ①洛阳处天下之中,挟崤、渑之阻,当秦、陇之襟喉,而赵、魏之走集 , 盖四方必争之地也。天下常无事则已,有事,则洛阳先受兵。予故尝曰:“洛阳之盛衰,天下治乱之候也。”

    ②方唐贞观、开元之间,公卿贵戚开馆列第于东都者,号千有余邸。及其乱离,继以五季之酷,其池塘竹树,兵车蹂践,废而为丘墟。高亭大榭,烟火焚燎,化而为灰烬,与唐共灭而俱亡,无余处£。予故尝曰:“园圃之废兴,洛阳盛衰之候也。”

    ③且天下之治乱,候于洛阳之盛衰而知;洛阳之盛衰,候于园圃之废兴而得。则《名园记》之作,予岂徒然哉?

    ④呜呼!公卿大夫方进于朝放乎一己之私意以自为而忘天下之治忽欲退享此乐 , 得乎?唐之末路是已。

    【注释】①走集:争相奔走、集会的地方,即出入必经之地。

    1. (1) 第②中£处应填入的虚词是(   )
      A . B . C . D .
    2. (2) 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书……后”属于“序跋”文体中的“跋”,可以用来阐明写作宗旨。 B . 洛阳成为自古兵家必争之地,与周边崤山与渑池的地势分不开关系。 C . 唐末五代战乱纷起时,洛阳千余家园林馆舍也随之化为灰烬。 D . 作者暗指北宋政权正是因像唐末公卿大夫享乐荒淫而最终导致了亡国。
    3. (3) 请用“/”为第④段画线部分断句。

      公 卿 大 夫 方 进 于 朝 放 乎 一 己 之 私 意 以 自 为 而 忘 天 下 之 治 忽 欲 退 享 此 乐

    4. (4) 李格非在《洛阳名园记》中详细记述了洛阳当时十九处著名园圃,此文为记述名园后的总结,请分析作者是如何借洛阳名园阐发自己的“警世”之言的?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