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舞剧《五星出东方》中“锦绣”舞段惊艳亮相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兔年春晚,使得“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护臂这件珍贵的文物在人们的生活中又“活”了起来。
【材料一】
1995年10月,中日联合考察队在新疆和田地区民丰县尼雅遗址的一处汉代墓葬中,发现了一件色彩鲜艳的锦护臂。整件护臂长18.5厘来,宽12.5厘来,在织锦的彩色纹样间,8个篆体汉字跃然而出——“五星出东方利中国”。这是迄今为止新疆地区发现的最早的“中国”二字,诞生于汉代,距今两千多年。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护臂质地为蜀锦,蜀锦素有“寸锦寸金”之脉,当时只有长安和成都才有能力生产。这件织锦护臂代表着当时我国乃至世界上丝绸织造工艺的顶级水平,是不折不扣的名贵品。
先看颜色,这件织锦护臂可谓色彩斑斓,用了汉锦中最高的五套档次,即蓝、绿、红、黄、白五套彩色经线与一套纬线相交,质地厚实。五色配置讲究,分与金、木、水、火、土五行相对应,正是“五星”所体现的内容。再看图案,样美观流畅,五色丝线错落有致地织出了“五星出东方利中国”这8个汉字,以及星纹、云纹,还有孔雀、仙鹤、白虎等祥禽瑞兽这样。书法文字与灵动图案的和谐匹配,十分罕见。
织锦护臂通过色彩、图案和文字把天文、史实和古人的五行观念等巧妙地融为一体,生动地展现了中华文明的丰富内涵和特殊魅力,显示着一种强大的信心和力量。方寸之间,浓缩了历史,凝结着文明,展现出多元一体中华文明的博大与坚韧。
(选自《中国民族报》2023年5月9日,有制改)
【材料二】
一年多来,舞剧《五星出东方》在全国多地已巡演30余场,登上央视《国家宝藏》等多个热门电视节目,相关话题的网络曝光量超5亿次,相继捧回了第十七届“文化大奖”和第十六届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舞剧播出后,根据相关调查和统计,今年春节期间和去年春节同期相比,进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参观人数上涨了150%,观众数量猛增,只为一睹护臂“真容”。
《五星出东方》的构思源于“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汉代织锦护臂。舞剧讲述了汉朝戍边将领奉,在精绝古城与北人首领之子建特,精绝首领之女春君,从剑拔弩张到并肩携手,从素不相识到惺惺相惜,最终结下深厚情谊的动人故事。其中,奉贴身佩戴的织锦护臂见证了这一切。男主人公奉,女主人公春君和精绝城的名字可以在出土文物中找到依据,也正是基于史实高于生活的作,让这部作品得到了观众的认可。
舞,跳的是人民生活;历史,是取之不尽的艺术源泉。从历史的真实中提炼出艺术的真实,《五星出东方》以虚构之“事”映射历史之“真”以浪漫之“情”升华家国之“志”,让沉寂的文物绽放由新的光彩,也为以文物等史料为原型编排戏剧舞蹈、创新方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由了一些探索。让文物发声,让历史说话,传承中华文明的基因,守护中华民族共同的家园,是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和贵任。
(选自《光明日报》2023年2月7日,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