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3高二下·湖北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非才之难,所以自用者实难。惜乎!贾 , 王者之佐,而不能自用其才也。夫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则必有所恶。古之贤人,皆负可致之才,而卒不能行其万一者,未必皆其时君之罪,或者其自取也。

    愚观贾生之论,如其所言,虽三代何以远过?得君如汉文 , 犹且以不用死,然则是天下无尧、舜,终不可有所为耶?仲尼圣人,历试于天下, 苟非大无道之国,皆欲勉强扶持,庶几一日得行其道。将之荆,先之以冉有,申之以子夏。君子之欲得其君,如此其勤也。孟子去齐,三宿而后出昼,犹曰:“王其庶几召我。”君子之不忍弃其君,如此其厚也。公孙丑问曰:“夫子何为不豫?”孟子曰:“方今天下,舍我其谁哉?而吾何为不?”君子之爱其身,如此其至也。夫如此而不用,然后知天下果不足与有为,而可以无憾矣。若贾生者,非汉文之不能用生,生之不能用汉文也。

    夫绛侯亲握天子玺而授之文帝,灌婴连兵数十万,以决刘吕之雌雄。又皆高帝之旧将,此其君臣相得之分,岂特父子骨肉手足哉?贾生,洛阳之少年,欲使其一朝之间尽弃其旧而谋其新,亦已难矣。为贾生者,上得其君,下得其大臣,如绛、灌之属,优游浸渍而深交之, 使天子不疑大臣不忌然后举天下而唯吾之所欲为不过十年可以得志安有立谈之间,而遽为人“痛哭”哉?观其过湘,为赋以吊屈原,萦纡郁闷,趯然有远举之志。其后以自伤哭泣,至于天绝。是亦不善处者也。夫谋之一不见用,则安知终不复用也?不知默以待其变,而自残至此。呜呼!贾生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也。

    (节选自苏轼《贾谊论》)

    【注释】①荆:指楚国。②绛侯:周勃,刘邦的功臣,曾与陈平共诛诸吕,迎立文帝,跪献天子玺。③灌婴:刘邦的功臣,曾随刘邦转战各地,后与陈平、周勃共同平定吕氏叛乱,迎立文帝。④优游:从容不迫的样子。浸渍:渐渐渗透。⑤趯然:心情激荡跳跃的样子。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 . 使天子不疑/大臣不忌/然后举天下而唯吾之所欲为/不过十年/可以得志 B . 使天子不疑/大臣不忌/然后举天下而唯吾之所欲/为不过十年/可以得志 C . 使天子不疑大臣/不忌然后举/天下而唯吾之所欲为/不过十年/可以得志 D . 使天子不疑大臣/不忌然后举天下/而唯吾之所欲/为不过十年/可以得志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 . 生,古代对有学识的人的尊称,犹后世之“先生”。与《劝学》中“君子生非异也”的“生”含义不同。 B . 汉文:即汉文帝刘恒,历来被认为是明君。他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和他的儿子汉景帝刘启创造了历史上有名的治世。 C . 豫,高兴。与《五代史伶官传序》中“逸豫可以亡身”的“豫”含义相同。 D . 穷,不得志,困厄。与《屈原列传》中“人穷则反本”的“穷”的本意相同。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 . 苏轼对贾谊的卓越才华不能为世所用感到惋惜,并认为自古以来很多不世之才不能得志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他们自身。 B . 孔子去楚国之前,先后派冉有、子夏去反复沟通;孟子离开齐国时,在昼地待了三天,都是期望得到君主的重用。 C . 绛侯和灌婴为汉文帝掌握政权立下汗马功劳,君臣情分胜过骨肉亲情,贾谊是无法撼动他们来推行自己改革政治的理想的。 D . 从贾谊过湘江所作的《吊屈原赋》中,可以看出他的内心非常的忧郁,甚至有退隐之意。他最终自我残害郁郁而终也就不难理解了。
    4. (4) 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①苟非大无道之国,皆欲勉强扶持,庶几一日得行其道。

      ②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5. (5)   苏轼认为一个人要有所作为,需要具备三个条件,这三个条件是什么?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