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2023八下·长安月考)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题目。

    五峰游记

    李大钊

    ㅤㅤ①我们那晚八时顷,由京奉线出发,次日早晨曙光刚发的时候,拿十九信条要胁清廷的地方。后来到底有一标在此起义,以众寡不敌失败,营长施从云、王金铭

    ㅤㅤ②车站在滦州城北五里许,紧靠着横山。横山东北,下临滦河的地方,地势很险,风景却佳

    ㅤㅤ③由横山往北,四十里可达卢龙。山路崎岖,水路两岸万山重叠,行舟最要留神,而景致绝美。由横山往南,以陆路计,约有百数十里。

    ㅤㅤ④我们在此雇了一只小舟,顺流而南,两岸都是平原。遍地的禾苗,但已觉受旱。禾苗的种类,以高粱为多,主要的粮食就是高粱。谷黍豆类也有。滦水每年泛滥,河身移徙无定,虽有时受害,而大体看来,因为他的破坏中,带来了很多的新生活种子,经他一番破坏,新的便可产生。土质乏了,肥的就会出现。这条滦河简直是这一方的旧生活破坏者,新生活创造者。可惜人都是苟安,但看见他的破坏,看不见他的建设

    ㅤㅤ⑤河里小舟漂着,一片斜阳射在水面,一种金色的浅光,景色真是好看。

    ㅤㅤ⑥天到黄昏,我们还未上岸。从舟人摇橹的声中,隐约透出了远村的犬吠

    ㅤㅤ⑦到了家乡,才知道境内很不安静。正有“绑票”的土匪,在各村骚扰。还有“花会”照旧开设。

    ㅤㅤ⑧过了两三日,我们便来到昌黎的五峰,由陆路来的,约有八十里,因在车站干涉日本驻屯军的无礼行动,曾有五警士为日兵惨杀

    ㅤㅤ⑨五峰是碣石山的一部分,离车站十余里,在昌黎城北。我们清早雇骡车运行李到山下。

    ㅤㅤ⑩车不能行了,只好步行上山,A】一路石径崎岖,曲折得很,两旁松林密布。间或有一两人家很清妙的几间屋,大概窗前都有果园,泉水从石上流着,当日恰遇着微雨,山景格外的新鲜。走了约四里许,才到五峰的韩公祠。

    ㅤㅤ⑪【B】五峰有个胜境,就在山腹,望海,平斗,飞来,五个山峰环抱如椅,好事的人,下临深涧,涧中树木丛森,碧波万顷,一览无尽。我们就在此借居了

    ㅤㅤ⑫看守祠宇的人,是一双老夫妇,年事都在六十岁以上,此外,一狗,两只母鸡,构成他们山居的生活。我们在此

    ㅤㅤ⑬祠内有两个山泉可饮。煮饭烹茶,都从那里取水,用松枝作柴

    ㅤㅤ⑭山中松树最多,果树有苹果,桃,杏,梨,葡萄,胡桃等,今年果收都不佳。

    ㅤㅤ⑮来游的人却也常有,但是来到山中,不是吃喝,真是大煞风景。

    ㅤㅤ⑯山中没有野兽,没有盗贼,我们可以夜不闭户

    ㅤㅤ⑰久旱,乡间多求雨的,都很热闹

    ㅤㅤ⑱【C】昨日山中落雨,云气把全山包围。树里风声雨声,有波涛澎湃的样子。水自山间流下,雨后大有秋意。

    【链接材料一】

    ㅤㅤ予家渤海之滨,北望辄见碣石,高峰隐峙天际,遇崇丘峻岭,每流连弗忍去遥见之碣石,尤为神往。

    (节选自李大钊《游碣石山杂记》)

    【链接材料二】

    ㅤㅤ游玩的态度可以终身保持,须知游玩不是奢侈的事,乃是必要的……(游玩),可以免除堕落的恶习,可以恢复身体的健康、精神的畅旺,可以带给人以机械的生活所缺的变化与迁动,增加人们产业的、政治的、社会的效能。

    (选自李大钊《五一纪念日于现在中国劳动界的意义》,有删改)

    【注】①标:中国清末陆军编制,约相当于后来的一个团。②花会:指赌博。③昌黎:昌黎县,位于河北省东北部,指终日。

    1. (1) 请从时间角度,梳理这篇游记的行文脉络。
    2. (2) 根据文意,谈谈你对“这条滦河简直是这一方的旧生活破坏者,新生活创造者”一句的理解。
    3. (3) 这篇游记的写景语言很有特色,请从画波浪线的三处句子中任选一处为例,简要赏析。
    4. (4) 李大钊一生曾八上五峰山,对五峰山可谓一往情深。他为何如此喜欢去五峰山?请结合文章及链接材料,探究原因。
    5. (5) 这篇游记字里行间融入了作者的革命情怀,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