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中的中华文化
ㅤㅤ①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二十四节气倒计时惊艳了世界。从立春到小满再到霜降,时节的变换,让我们感受到天地宇宙之间生生不息的循环与更新的力量,也让我们感受到二十四节气的独特魅力。毫无疑问,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体现了中国文化特有的对于时间的理解。
⑴ _______
ㅤㅤ ②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人根据自然气候的情况,对整年的时间进行的划分。这二十四节气按顺序分别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和大寒。从春到冬,又回到春,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ㅤㅤ ③ 事实上,二十四节气大部分讲的是物候状态。以惊蛰为例,中国古人将惊蛰分为三候:“一候桃始华,二候鸧鹒鸣,三候鹰化为鸠。”万物复苏的好时节,桃花灼灼,黄莺鸣叫,鸠鸟开始求偶。风起于青萍之末,冷暖交替、草木枯荣之间形成了节律,人的生活世界也随着物候的变化而变化,也形成了中国人特殊的关于时间的感受与体验。
⑵ _____
ㅤㅤ ④ 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农耕文明的地区之一。农耕文明需要“靠天吃饭”,自然而然,就需要农人掌握自然运转的规律。
⑤ 通过观察太阳周年的运动和由此带来的物候的嬗变,中国古人认知到一年之中天气、地理和山水方面的种种变化。他们将这些变化进行提炼,总结出一套规律性的知识体系,并且将其用来指导生活和生产实践。
ㅤㅤ ⑥ 春种夏长秋收冬藏,二十四节气与农耕文化构成了自然与人的对话。“雨水”告诉人们降水开始了,要做好春耕、春播的准备工作;“白露”代表着由热转凉,万物随寒气增长逐渐萧落、成熟……在农人的眼中,二十四节气就是他们从事农耕活动的指南。很多民谣和谚语包含了时节与农事的信息,如“清明秧,立夏苗,小暑穗,大暑谷”。在这个意义上说,二十四节气包含了农耕民族的经验。
⑶_____
ㅤㅤ ⑦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生活实践的产物,这一独特的时间节奏体现了中国人的文化意识,也是中国人骨子里的文化基因和挥之不去的文化乡愁。比如饮食,如今餐桌上常见的春卷,就跟古人“立春”日咬春的习俗相关;比如习俗,在清明扫墓、踏青,也继承着古人赋予“清明”的生气旺盛、吐故纳新的文化内涵。描写二十四节气的诗句数不胜数,比如“春风如贵客,一到便繁华”(春分),“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惊蛰)等等。这些朗朗上口的诗句中,包含着生活、环境、气候、节令,代表了中国人与天地和谐共处的最高智慧。
ㅤㅤ ⑧ 岁月不居 , 时节如流,二十四节气包含了中国人独特的时间节奏和人文思想。这种来源于自然和宇宙的生生之力,值得被每一个中国人所体验和感受。
【甲】农耕文明的智慧和经验 【乙】节气背后的文化与思想 【丙】中国人独特的时间节奏
① ② ③
岁月不居(住)
B . 春种夏长秋收冬藏(zhǎnɡ)岁月不居(住)
C . 春种夏长秋收冬藏(chánɡ)岁月不居(停留)
D . 春种夏长秋收冬藏(zhǎnɡ)岁月不居(停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