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2023八下·永城期末) 阅读下面两个文本,回答问题。

    【文本一】

    恐龙无处不有

    ①在地球的其他大陆上也都发现有恐龙化石。这些古老的爬行动物在南极的出现,说明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

    ②如果把这个发现与南极大陆联系起来,这比仅考虑恐龙来说要重要得多。恐龙如何能在南极地区生存呢?恐龙实际上并不适应寒冷的气候,但1986年在南极确实发现了这种古老的动物的化石。

    ③恐龙不可能在每一块大陆上独立生存,那么它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的呢?

    ④这一问题的答案是: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几十年前,人们发现地壳是由一些紧密拼合在一起但又在缓慢运动的大板块构成的。一些板块被拉开,而另一些则挤压在一起,一个板块也许会缓慢地向另一板块下面俯冲。“板块构造”理论很快为地质界几乎所有的问题提供了答案,如火山、地震、岛屿链、海洋深渊等等,这些在以前一直是不解之谜。

    ⑤可以这样比喻,板块背上驮着许多大陆,当板块向一个或另一个方向运动时,大陆也随之一起运动。每隔一段时期,板块会将所有的大陆汇聚在一起,地球此时仅由一个主要陆地构成,称为“泛大陆”。当板块继续运动时,大陆又重新被分离开。……

    ⑥早期恐龙在那时已经开始出现,并且有机会分散到泛火陆的各个地方。所有陆地似乎都处在热带和温带环境内,所以恐龙可以在泛大陆的不同地区舒适地生活。……

    ⑦当大陆相互分离时,每一个大陆都携带着自己的恐龙而去。到6500万年以前,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所有的恐龙都灭绝了,大陆也已完全分开。现在的每一个大陆都有自己的恐龙化石。

    ⑧南极也有自己的恐龙、两栖动物和其他在恐龙时代繁盛的植物和动物然而,这些生物的命运比其他同类要悲惨得多,因为板块把它们向南捣带到了极地。大约经历了一亿年,气候逐渐变冷,植物慢怪越来越稀少,动物的种类和数量也大量减少,气候变得越来越寒冷,夏天短而且冷,最后成为冰天雪地。

    位于南极中心部位的南极洲是全球的大冰箱地球上所有冰的十分之九都在南极冰盖。那里的冰有数英里厚,覆盖着丰富的化石。如果南极的冰雪层再薄一些的话,我们就可以找到它们。

    ⑩因此,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为支持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这一理论提供了另一个强有力的证据。

    (有删改)

    【文本二】

    ①人类在古代就发现“地可动山可摇”。

    ②1912年,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的假说,认为较轻的大陆地壳可以在较重的大洋地壳上做大尺度的水平漂移,遂造成了今天这样的海陆分布。

    ③到了20世纪60年代,随着海洋地质和地球物理研究的进展。形成了海底扩张说。结合海底扩张说和大陆漂移说,进而形成了板块构造说。这种假说认为,地壳(其平均厚度约50千米)和上地幔(厚度100多千米)一起组成地球坚固的外层——岩石圈,其下是易于发生蠕变的软流圈(大约到700千米深处)。

    ④岩石圈并非是完整的一块,它被一些活动构造带分割成大小不等的板块。板块的边界并不就是海陆的边界,大部分板块既有陆地又有海洋。作为板块边界的活动构造带,有裂谷、俯冲带、碰撞带这三种类型。大洋中绵延数万米的大洋中脊,中间就是裂谷。地幔物质从这里流出,形成新的洋底岩石,并把两边的板块不断推向两侧,裂谷是洋底的诞生地。

    ⑤某些陆上裂谷(如东非裂谷)可能会产生出新的海洋。与裂谷相反,位于大洋边缘的海沟是海洋板块的消亡带。洋底岩石圈在这里俯冲到大陆岩石圈之下,并潜入软流圈而消失。另外,如果边界两边都是陆地,这就成为碰撞带。随着碰撞角度不同,这里或因挤压而隆起高山,或因剪切而形成断层,或兼而有之。

    ⑥板块构造说是大陆漂移说和海底扩张说的合理引中。大陆的漂移是板块移动的表现之一。板块运动是地震、火山等事件及孤岛、陆缘山、海沟等地形特征的形成原因。

    (选自《现代地壳运动和地球动力学研究》,有删改)

    1. (1) 下列对文本一和文本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本一标题用双重否定强调了恐龙哪里都有的事实,有力证明了“板块构造”理论。 B . 恐龙化石之所以遍布于世界各地,是因为恐龙四处迁移。 C . 文本二第⑤段加点词语“可能”表示推测,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D . “板块构造说”认为,地壳和上地幔组成岩石圈,岩石圈被活动构造带分割成大小不等的板块。
    2. (2) 文本一第⑨段画线句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分别有什么作用? 
    3. (3) 文本一和文本二都谈到了“板块构造”,但选用材料不同,所说明的主要问题也不同。请分别结合两个文本内容,简要进行分析。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