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2022七下·临渭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回家的花朵 

     李雪峰 

     ①四月的时候,星星点点的蒲公英便绽开了,它们像一坨坨的细碎阳光,散落在氤氲着丝丝缕缕乳白雾气的田塍上,印满纷乱的牛羊蹄印的村间小道两侧,甚至在山坳背阴处那些还没有融化的一片一片残雪里,甚至村庄生满幽绿幽绿苔藓的墙基或台阶缝隙里,或者那些泥土斑驳、墙头生满了蓬草的残墙败垣上。 

     ②蒲公英开花了,它从草长莺飞的春天,绽开过长长的夏天,甚至金黄到秋天的深处,当漫山遍野的野菊染尽乡村山野的时候,还有三三两两的蒲公英开着呢,它们或瑟瑟地开在一块风霜落不到的岩石下,或开在一蓬枯白得如同旧白线的枯草丛里,像一簇簇微微燃烧的火苗。它们黄茸茸地亮着 , 泥土就还醒着 , 村庄就还醒着,鸟儿和虫子就还醒着,直到一场漫天漫地的鹅毛大雪之后,它们在白皑皑的雪层下沉睡了,泥土也就沉沉睡去了,村庄以及世界上的一切也都沉沉地睡去了。 

     ③蒲公英是春天最早醒来的,它醒了,大地就醒了,村庄的春天就醒了,村庄新一轮的岁月就醒了。村庄的女人们在乍暖还寒的初春就早早把它们带进邻近的城市里,那时它们有的刚刚冒芽,有的刚刚鼓起三五个青豆般嫩嫩的蕾,有的刚刚绽开了一两朵黄茸茸的花。它们被摆放在城市拐角处的冰冷马路上,但更多的是被放在简陋的竹筐里,在村庄女人高一声低一声的胆怯叫卖声中,流浪在城市的喧嚣声或那一条条仄斜而沉寂的幽长小巷里。 

     ④它们是到城市来寻找它们的亲戚的。 

     ⑤那些从乡村走进城市的人,那些在城市里生活了多年,但根须还没有从乡间泥土里全部拔出来的人,那些在城市的喧嚣声里沉睡,但梦的脚趾还常常沾满泥土的人,他们都是蒲公英的亲戚,他们常常会买几小扎的蒲公英,把它晾干了冲茶,或把它洗净剁碎了掺杂着作为食物,败火祛毒,给身心重新赋予乡野的清爽之气和生活的自然气息。 

     ⑥我也是蒲公英的一个亲戚,从一百二十多里远的乡下老家到这小城里来生活,二十余年了,从一个乡间的木讷青年,成了小城市中的一个临近不惑的人。我也常常掏几角钱买三五扎蒲公英冲茶,或者剁碎了摊几张饼子吃。我家的墙壁上,常常挂几束已经风干的蒲公英,或在院子里晾晒一些还带着薄薄一层乡间水汽的湿漉漉的蒲公英。 

     ⑦去年深秋时,我又买回了十几扎蒲公英,那是些十分新鲜的蒲公英,叶子虽然已经被霜蜇得有些灰黑了,但褐色的根茎却饱满丰盈,沾着些湿漉漉的泥土,许多蒲公英已经鼓了些米粒大小的青蕾。我把它们淘洗干净,摊放在竹筛里静静地晾晒。有一个午后,我发现已经晾晒了几天的蒲公英,有几朵竟然开花了,那金黄色的花朵,在根叶已经被晒得一片灰黑的竹筛里分外耀眼,它们在秋天的阳光里闪着金黄的光泽,像一粒粒淡定的阳光,又像一粒粒金色的星星。 

     ⑧又过了许多天,我发觉那些蒲公英已经彻底风干了,而许许多多的花蕾都已绽开过,花朵早谢了,然后成了一朵朵绒球,当晚风轻轻一吹,那些绒球便沸沸扬扬成一朵一朵的白絮飘起来,像一片片飞扬的微雪,从竹筛里飞扬到阳台上,然后飘过高高的楼顶,飞进了远远的天空里,随着一缕一缕的风飞走了。 

     ⑨它们是要飞成天上的白云,是要随着那些流浪的云朵,飞回到遥远的乡间的田塍上、山坳里,是要迢迢地回到自己的乡野老家吗? 

     ⑩花朵是植物的心灵,是一棵草或一棵树的灵魂,而蒲公英的灵魂已跟着一缕晚风或流云迢迢回到了它的老家去,来年,它又将会在河畔、在山间萌芽,展叶,开花,重新点燃自己的乡野或田园。而一个辗转离乡的人,一个为生计而漂泊游离自己故园的人,他什么时候能让自己的心灵回到自己的老家,什么时候能让自己的灵魂回到生育和养育我们生命的那一片泥土呢? 

     ⑩灵魂是不会流落的,它已注定永远属于某一片土。不管岁月多么苍凉,不管脚步多么遥远,不管回家的路是多么漫长,不管生命是多么沉重,但它们都是一定要飞回去的,回到一片熟稔温热的泥土上,回到一缕低低盘旋的炊烟里,回到一条歪歪的田滕上,回到一声苍老的呼唤里…… 

     (有改动) 

    1. (1) 文章以并不起眼的蒲公英作为情感的载体,请简述蒲公英有什么特点。 
    2. (2) 文章第①段运用了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3. (3) 请结合语境,按要求赏析下面的句子。 

       ①它们黄茸茸地亮着 , 泥土就还醒着 , 村庄就还醒着,鸟儿和虫子就还醒着……村庄以及世界上的一切也都沉沉地睡去了。(赏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②……那时它们有的刚刚冒芽,有的刚刚鼓起三五个青豆般嫩嫩的蕾,有的刚刚绽开了一两朵黄茸茸的花。(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 

    4. (4) 请分别从结构和内容上说说文章第④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5. (5) 请谈谈你对文章题目“回家的花朵”的理解。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