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综合题
  • 1. (2023七下·昌平期末) 同学们搜集到以下文字资料。请你编辑完善,完成(1)-(5)题。

    我国的招牌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不仅是商业文明的结晶,也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 大精深。在古代,开店的商贾多用招牌和幌子来吸引顾客,有的不惜重金请名人写招牌, 有的还买来名人字画做招牌。杜牧的《江南春》 中“水村山郭酒旗风 ”描写了酒店的招牌,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有药铺、酒店、香店、木行等招牌,《水浒传》中描写了几十家 酒店,妇孺皆知的招牌就有“三碗不过 ”等。古代商人把招牌视为声誉,信誉好的就叫“金字招牌 ”。

    形式各异、风格鲜明的个性化招牌,不但凝聚了店铺的历史传统和顾客的情感认同,而 且也彰显了店铺的追求品位和商业特色。从现代营销学和传播学的角度看,幅幅商业招牌 就是一个个广告,昭示着商品的质量和美誉 , 消费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北京很多老字号的招 牌,就颇具特色,家喻户晓。像同仁堂、六必居、全聚德、稻香村、张一元、荣宝斋等,其 招牌就跟其历史传统和产品质量切相连,大快人心。

    1. (1) 有同学对文中加点字的读音、依据拼音写汉字有疑问,下列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 . “tí 写 ”在这里指由特定的名人进行书写。所以“tí ”应写作“题 ”。 B . “三碗不过 ”意思是喝三碗酒就翻不过山岭了,形容酒烈。所以“ 冈 ”应读作“gāng ”。 C . “一幅幅 ”这里是量词,指商业招牌的单位。所以“幅 ”应读作“fù ”。 D . “mì切 ”指彼此间关系亲近。所以“mì ”应写作“密 ”。
    2. (2) 结合你对文段的理解,下面语句中加点词的含义应为( )

      产业发展殊为不易,形成品牌更是几代人的心血。前人“十年磨一剑 ”,如今“一朝砸招牌 ”,这样的事件并非新鲜事,背后有太多问题值得反思。

      【甲】砸烂牌匾 【乙】弄坏声名 【丙】搬弄是非

    3. (3) 文中粗体字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 博大精深 B . 妇孺皆知 C . 家喻户晓 D . 大快人心
    4. (4) 文中画横线语句表达欠妥,请你帮助修改。
    5. (5) 下面是同学们搜集到的一些老字号招牌,对其书法的欣赏表述恰当的一项是( )

      A . 六必居招牌是用楷书书写的,笔墨厚重,潇洒恣肆。 B . 东来顺招牌是用行书书写的,行云流水,潇洒飘逸。 C . 六必居招牌是用隶书书写的,笔墨厚重,端庄大气。 D . 东来顺招牌是用草书书写的,笔画减省,龙飞凤舞。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