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3高一下·湘阴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8年,一个电话改变了黄旭华的一生。从此,他的一生与核潜艇结缘。

    在此四年前,美国建造的世界第一艘核潜艇首次试航;一年前,苏联第一艘核潜艇下水。1958年6月27日,聂荣臻元帅向中共中央呈送的《关于开展研制导弹原子潜艇的报告》获批,拉开了中国研制核潜艇的序慕。1959年秋,中国领导人希望苏联帮助中国发展核潜艇,遭到拒绝。毛泽东誓言:“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然而,当时连核潜艇长什么样儿也不知道。黄旭华他们只得带着“三面镜子”找有用信息:用“放大镜”搜索相关资料,用“显微镜”审视相关内容,用“照妖镜”分辨真假虚实。就这样,中国核潜艇事业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起步,在一波三折中发展。

    1965年,核潜艇研制工作全面启动。核潜艇总体研究设计所在葫芦岛成立,黄旭华开始了“荒岛求索”的人生。白天养猪、修猪圈,晚上黄旭华和同事们潜心于核潜艇事业。没有计算机计算核心数据,就用算盘和计算尺;为了控制核潜艇的总重和稳性,就用磅秤来称。黄旭华和同事们用最“土”的办法解决了尖端的技术问题,同时用创新的思维解决关键问题。核潜艇的形状是采用常规线型还是水滴线型,一度困扰着黄旭华和他的同事们。美国发展核潜艇分三步走,先是采用以适合水面航行为主的常规线型,同时建造一艘常规动力水滴线型潜艇,摸索水滴型体的流体性能,在此基础上研制出先进的水滴型核潜艇。依据大量试验和科学论证,黄旭华提出,“三步并作一步走”,研制中国的水滴型核潜艇。

    功夫不负有心人。黄旭华和同事们先后突破了核潜艇中最为关键和重大的核动力装置、水滴线型艇体、艇体结构、人工大气环境、水下通信、惯性导航系统、发射装置7项技术。

    1970年12月26日,中国第一艘攻击型核潜艇顺利下水。

    1974年8月1日,中国第一艘核潜艇被命名为“长征一号”,正式列入海军战斗序列。

    这是世界核潜艇史上罕见的速度:上马三年后开工,开工两年后下水,下水四年后正式入列。

    1981年4月,我国第一艘弹道导弹核潜艇成功下水。两年四个月后,交付海军训练使用,加入海军战斗序列。中国成为继美、苏、英、法之后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

    1988年4月29日,我国进行核潜艇首次深潜试验。数百米深的深潜试验,是最危险的试验。“核潜艇上一块扑克牌大小的钢板,深潜后承受的外压是1吨多。这么大的艇体,有一块钢板不合格、一条焊缝有问题、一个阀门封不严,都是艇毁人亡的结局!”为增强参试人员信心、减小压力,这位64岁的总设计师作出惊人决定:亲自随核潜艇下潜。一小时、两小时、三小时,核潜般不断向极限深度下潜。海水挤压着艇体,舱内不时发出“咔嗒、咔嗒”的巨大声响,直往参试人员的耳朵里钻。黄旭华全神贯注地记录和测量着各种数据。

    成功了!当核潜艇浮出水面时,现场的人群沸腾了。

    1988年下半年,中国第一代弹道导弹核潜艇完成水下发射导弹试验,意味着中国真正具备了水下核反击能力。核潜艇横空出世,使我国从此摆脱了超级大国的核讹诈。

    “为了工作上的保密,我整整30年没有回家。”黄旭华说。

    苦干惊天动地事,甘做隐姓埋名人。黄旭华埋头苦干的人生,正是中国核潜艇人不懈奋斗的缩影。

    (摘编自刘诗平等《人生,为祖国深潜一记中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黄旭华》)

    材料二:

    在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进程中,科技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两弹一星”核潜艇等大国重器,令中国人民挺直腰杆;高铁、跨海大桥等基础设施,夯实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石;5G、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发展,助推中国技术创新由“跟跑”向“并跑”转变,并逐渐向“领跑”发起冲击。这些辉煌成就背后,凝结着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智慧与心血,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精神品质得以彰显、传承和发扬。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和担当。当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相互交汇、彼此影响,我们在内外环境上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从内部看,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发展前景向好,同时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实现人民美好生活必须推出更多涉及民生的科技创新成果;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也需要科技实力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从外部看,全球正处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前夜,科技竞争愈加激烈,各国在能源与资源、信息网络、新材料、医药健康等研究领域持续发力,期望通过重大科技突破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可以预见,未来科技发展将呈现竞争与合作共存、自主创新与开放融合并行的局面。

    在此背景下,弘扬科学家精神,就要让科学技术更好服务国家发展需要,推动我国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并通过营造科学氛围和科学环境,在全社会集聚起不懈攀登的力量,实现科学精神的代际传承,助力科技事业不断取得新突破。

    (摘编自丁奎岭《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肩负起历史赋予的科技创新重任》)

    1. (1) 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用较多笔墨交代事件发生背景,主要目的是说明我国提出导弹原子潜艇制造计划的由来。 B . 文章介绍当年核潜研制的恶劣环境和简陋条件,凸显了黄旭华及其同事们艰苦奋斗、勇于探索的精神。 C . 文章将我国当时的研制方案与美国发展核潜艇的方案进行对比,旨在表现我国方案更加可行。 D . 首次深潜试验时,64岁的总设计师黄旭华亲自随核潜艇下潜,是为了展现其身先士卒的带头意识。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材料一选取黄旭华“荒岛求索”的事迹,集中表现了老一代科学家的优秀品质,体现了选材的典型性。 B . 材料一以核潜艇研制时间为线索,既利于展示我国核潜艇事业的发展过程,又利于展现主人公的精神境界。 C . 材料二首段选取多个标志性事件,目的是论证“凝结着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智慧与心血”这一观点。 D . 材料二第2段分析我国当前面临的形势,可以激发读者的使命感,体现了新闻评论鲜明的针对性和引导性。
    3. (3)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能体现科学家精神的一项是( )
      A . 王振义院士不仅攻克了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还培养了陈竺、陈赛娟、陈国强三位院士。 B . 邓稼先在美国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之后毅然回国,成为中国核武器研制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者。 C . 焊接工高凤林屡次攻克运载火箭发动机喷管焊接技术难关,被称为焊接火箭“心脏”的人。 D .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王津在故宫专心修复铜镀金乡村音乐水法钟。
    4. (4) 请简要梳理材料二的论证思路
    5. (5) 基于材料二中“我们在内外环境上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你认为材料一这篇人物通讯有何社会现实意义?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