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2022八上·盐湖期末)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题目。

    【调查统计:“到博物馆去”成为生活风尚】

    【众说纷纭:博物馆的独特魅力】

    文物连接过去,赋能未来。中国是拥有5000多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华大地上灿若星辰的文物资源,不仅是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其中蕴含着祖祖辈辈生息繁衍的经验、智慧,于今仍可作为重要的启发和借鉴。而大多数文物正是通过博物馆才得以收藏、保护、传承与传播的,也正是通过博物馆,才得以在当今时代激活文物的持久生命力。

    作为了解和感知世界文明的窗口,博物馆承载着不同国家之间的沟通交往,推动着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通过建立“人”与“物”之间的平等对话,博物馆以此来实现不同国家、不同地域“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往,增进相互理解和尊重。

    民众面对后疫情时代环境巨变,更多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与无常,认识到生活有时也要有慢下来的时间与心情。走进博物馆,上下千年、纵横万里,可沉淀可思考,体会生命的意义和美好。

    博物馆不论发展到任何阶段,实质都应该是博物馆。博物馆数字化是博物馆的升级提升,而不是博物馆的异化。作为数字化博物馆,可以承担教育公众的特殊使命,却不能复制博物馆线下参观的体验,所以博物馆数字化也必须与博物馆的性质与任务相呼应。

    【推陈出新:博物馆发展新趋势】

    随着AI在众多行业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这项技术在世界各地的现代博物馆中也展现了独特魅力。当下比较热门的AR、VR技术在博物馆展陈和宣传方面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展览的吸引力,同时也提升了观众的互动性和参与性,激发了观众对文物、历史学习的兴趣,也大大降低了博物馆的“门槛”。

    首都博物馆曾开启了一场“王后·母亲·女将——纪念殷墟妇好墓考古发掘四十周年特展”,特展现场VR技术一显身手,将那一时期的建筑及大量文物进行科学复原,向观众生动地展示了妇好墓的建筑构造以及下葬的全过程。使得文物可观、可鉴、可触、可知、可玩,能够还原文物在历史现场中曾经的鲜活与生动。

    天水民俗博物馆则使用异形投影技术,在模型上依次幻化出不同角色的秦腔戏剧脸谱图案,观众还可以DIY戏剧脸谱并打印出来作为留念。

    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在2022年国际博物馆日到来之际,班级开展了“博物馆的力量”主题班会,上面是同学们收集到的材料。

    1. (1) 据全国博物馆数据显示,过去的十年里,全国博物馆陈列展览个数和参观人次,整体上呈现(趋势)。而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参观人次出现了(现象)。
    2. (2) 请你结合材料,说说为何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愿意走进博物馆。
    3. (3) 分组讨论环节中,你听到了组员的议论,作为组长,针对组员的议论,你该说些什么?请把你要说的话写下来。

      小可说:“我对博物馆没什么兴趣,主要是因为看不懂,觉得很枯燥。”

      小佳说:“我觉得博物馆挺好玩的,特别是有了数字化博物馆之后。”

      写作提示:①从材料中筛选有用的信息;②思路清晰;③语言得体;④不少于1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