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3高一下·南阳期末)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予兄子瞻,谪居海南。四年春正月,今天子即位,推恩海内,泽及鸟兽。夏六月,公被命渡海北归。明年,舟至淮、浙。秋七月,病,卒于毗陵。吴越之民相与哭于市,其君子相吊于家,讣闻四方,无贤愚皆咨嗟出涕。太学之士数百人,相率饭僧慧林佛舍。呜呼!斯文坠矣,后生安所复仰?公始病,以书属辙曰:“即死,葬我嵩山下,子为我铭。”辙执书哭曰:“小子忍吾兄!” 

     公之于文,得之于天。少与辙皆师先君,初好贾谊、陆贽书,论古今治乱,不为空言。既而读《庄子》,喟然叹息曰:“吾昔有见于中,口未能言,今见《庄子》,得吾心矣。”乃出《中庸论》,其言微妙,皆古人所未喻。尝谓辙曰:“吾视今世学者,独子可与我上下耳。”既而谪居于黄,杜门深居,驰骋翰墨,其文一变,如川之方至,而辙瞠然不能及矣。后读释氏书深悟实相参之孔老博辩无碍浩然不见其涯也。先君晚岁读《易》,玩其爻象,得其刚柔远近喜怒逆顺之情,以观其词,皆迎刃而解。作《易传》,未完。疾 , 命公述其志。公泣受命,卒以成书,然后千载之微言,焕然可知也。复作《论语说》,时发孔氏之秘。最后居海南,作《书传》,推明上古之绝学,多先儒所未达。既成三书,抚之叹曰:“今世要未能信,后有君子,当知我矣。”至其遇事所为诗、骚、铭、记、书、檄、论、撰,率皆过人。公诗本似李、杜,晚喜陶渊明,追之者几遍。幼而好书,老而不倦,自言不及晋人,至唐褚、薛、颜、柳,仿佛近之。平生笃于孝友,轻财好施。伯父太白早亡,子孙未立,杜氏姑卒,未葬,先君没,有遗言,公既除丧,即以礼葬姑;及官可荫补,复以奏伯父之曾孙彭。其于人,见善称之如恐不及,见不善斥之如恐不尽,见义勇于敢为,而不顾其害。用此数困于世,然终不以为恨。孔子谓伯夷、叔齐古之贤人,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公实有焉。 

     (节选自苏辙《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后读释氏书/深悟实/相参之/孔老博辩无碍浩然/不见其涯也 B . 后读释氏书/深悟实相/参之孔老/博辩无碍/浩然不见其涯也 C . 后读释氏/书深悟实/相参之/孔老博辩无碍/浩然不见其涯也 D . 后读释氏/书深悟实/相参之孔老/博辩无碍浩然/不见其涯也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被病”与“闻妻言,如被冰雪”(《促织》)两句中的“被”字含义不同。 B . “铭”指刻在器物上的文字,多用来警戒自己、称述功德,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C . “疾革”与“革故鼎新”(《水浒传》)两句中的“革”字含义不同。 D . “追和之者几遍”与“泪珠和笔墨齐下”(《与妻书》)两句中的“和”字含义相同。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苏轼深受百姓爱戴。去世后,吴越百姓哭泣,君子祭奠,贤愚为之叹息流泪,太学生到慧林寺院施饭给僧人。 B . 学术研究离不开长期的阅读积累。苏轼先后涉猎儒、释、道诸家典籍,为后来的文学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C . 苏轼与庄子的思想有契合相通之处。读《庄子》时,认为庄子所表达的思想,正是他心中的所思所想。 D . 苏轼喜爱书法艺术,至老不倦。他曾自称比不过晋代书法家,但看了唐时名家手笔,顿时感觉熟悉亲切。
    4. (4)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公始病,以书属辙曰:“即死,葬我嵩山下,子为我铭。” 

       ②巾短情长,所未尽者,尚有万千,汝可以模拟得之。(林觉民《与妻书》) 

    5. (5) 《易传》、《论语说》和《书传》是苏轼的重要学术著作,请结合文本分别概括其作品特色。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