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3高二下·绵阳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文本一: 

     张嘉贞落魄有大志,亦不自异,亦不下人。自平乡尉免归乡里,萧然自得,时人莫之知也。张循宪以御史出,还次蒲州驿。循宪方复命,使务有不决者,意颇病之,问驿吏曰:“此有好客乎?”驿吏白以嘉贞。循宪召与相见,咨以其事积时凝滞者,嘉贞随机应之,莫不豁然。及命表,又出意外。他日,则天以问循宪,以实对。乃召见内殿,隔帘与语。嘉贞仪貌甚伟,神彩俊杰,则天甚之。因奏曰:“臣生于草莱,目不睹阙廷之事,陛下过听,引至天庭,此万代之一遇。然咫尺之间若披云雾臣恐君臣之道有所未尽。”则天曰:“善。”遽命卷帘。翌日,拜监察御史。开元初,拜中书舍人,迁并州长史,天平军节度使。有告其反者,鞫之无状。玄宗将罪告事者,嘉贞谏曰:“准法,告事不实,虽有反坐,此则不然。天下无虞,重兵利器,皆委边将。若告事者一不 , 随而罪之,臣恐握兵者生心,为他日之患。且臣备陛下腹心,不宜为臣以绝言事之路。”玄宗大悦,许以衡轴处之。嘉贞因曰:“臣闻时难得而易失,及其过也,虽圣贤不能为时。昔马周起徒步谒圣主,血气方盛,太宗用之尽其才,才五十而终。向用稍晚,则弗及也。今臣幸少壮,陛下不以臣不肖,雅宜及时用之。他日衰老,何能为也!”玄宗曰:“卿第往太原,行当召卿。”卒用之为相。 

     (节选自《大唐新语·举贤第十三》) 

     文本二: 

     嘉贞与人不疑,内旷如也,或时以此失。有嗜进者,汲引之,能以恩终始。所荐中书舍人苗延嗣、吕太一,考功员外郎员嘉静,殿中侍御史崔训,皆位清要,日与议政事。故当时语曰:“令君四俊,苗、吕、崔、员。”其始为中书舍人,崔湜轻之,后与议事,正出其上。湜惊曰:“此终其坐。”后十年而为中书令。嘉贞虽贵,不立田园。有劝之者,答曰:“吾尝相国矣,岂有饥寒忧?若以谪去,虽富田产,犹不能有也。近世士大夫务广田宅,为不肖子酒色费,我无是也。” 

     (节选自《新唐书·列传第五十二·张嘉贞传》,有删改) 

    1. (1) 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将要加句读处的字母按顺序填写到答题卡上的横线处。 

       然A咫B尺C之D间E若F披G云H雾I臣J恐K君L臣M之N道O有P所Q未R尽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具以实对”与“得夜见汉使,具自陈道”(《苏武传》)中的“具”含义相同。 B . “则天甚异之”中的“异”与“大将军邓骘奇其才”(《张衡传》)的“奇”用法相同。 C . 衡轴,既可以指古代天文仪器中的转轴,也可以用来指代中枢要职,文中指后者。 D . “若告事者一不当”与“衡不慕当世”(《张衡传》)中的“当”字含义相同。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张嘉贞尽管潦倒失意却胸怀大志,既不自大,也不自卑,张循宪咨询他一些积压多时的问题,他将其解答得清楚明白。 B . 武则天在询问张循宪之后,在内殿召见了张嘉贞,非常欣赏他。之后,张嘉贞担任监察御史一职,后又担任中书舍人。 C . 张嘉贞以马周的事例向玄宗表明,希望自己能在年轻时受重用,但玄宗并未同意他的请求,只希望他安心在太原任职。 D . 张嘉贞心胸宽广,待人没有猜疑之心,但有时候会因此出错;他向朝廷举荐的人才中,有一些人后来都担任了重要职位。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自平乡尉免归乡里,萧然自得,时人莫之知也。 

       ②若以谪去,虽富田产,犹不能有也。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