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
  • 1. (2023·广州)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练习。 

     周庄水韵(节选) 

     ㅤ我曾经三次到周庄,都是在春天,每一次都坐船游镇,然而每一次留下的印象都不一样。 

     ㅤㅤ第一次到周庄,正是仲春,那一天下着小雨,古镇被飘动的雨雾笼罩着,石桥和屋脊都模糊出没在飘忽的雨雾中,那天打着伞坐船巡游,看到的是一幅画在宣纸上的水墨画。 

     ㅤㅤ第二次到周庄是初春,刚刚下过一夜小雪,积雪还没有来得及将古镇覆盖,阳光已经穿破云层抚摸大地。在耀眼的阳光下,古镇上处处可以看到斑斑积雪,反射着阳光,晶莹斑斓,令人目眩。古老的砖石和清新的白雪参差交织,黑白分明,像是一幅色彩对比强烈的版画。阳光下,积雪正在溶化,到处可以听见滴水和流水的声音,小街的屋檐下在滴水,石拱桥的栏杆和桥洞在淌水,小河的石河沿上,往下流淌的雪水仿佛正从石缝中渗出来,A细细谛听,水声重重叠叠,如诉如泣,仿佛神奇幽远的江南丝竹,裹着万般柔情,从地下袅袅盘旋上升。 

     ㅤㅤ第三次去周庄,是在一个暖和的春夜。周庄正举办旅游节,古镇把这天当成一个盛大的节日,古老的楼房和曲折的小街缀满了闪耀的彩灯,灯光倒映在河中,使小河变成一条多姿多彩的光带,坐船夜游,仿佛进入了梦境。我们的小船在安静的河面渐渐滑行,身后,船的轨迹和橹的划痕留在水面上,变成一片漾动的光斑,模糊了水中的倒影。小船经过一座拱桥时,前方传来一阵音乐,B水面突然变得清亮剔透,仿佛是有晃荡的萤光从水下射出。船摇过桥洞,才发觉从旁边交叉的水道中划过来一条张灯结彩的花船,船舱里,几个当地农夫在摆布丝弦。还没来得及细看,那花船已经消逝在后面的桥洞里,只留下丝竹管弦声在起伏不平的河面上飘绕不绝……小船来到古镇尽头,灯光暗淡了,小河也恢复了原貌,平静的水面上闪耀看点点星光、抬头看,只见屋脊参差,深蓝色的天幕上勾画出它们曲折多变的黑色剪影。C突然,一串串亮晶晶的光点从黑黝黝的屋脊上飞起来,像一群冲天而起的萤火虫,在黑暗中划出一道道暗红的光线、随着一声声悦耳的爆炸声,小小的光点变成满天盛开的缤纷礼花,天空和大地都被这满天焰火照得一片通明。隐匿在夜色中的古镇,在七彩的焰火照射下面目一新,瞬息万变,原本墨般漆黑的屋脊,犹如被彩霞拂照的群山,凝重的墨线变成了活泼流淌的彩光,最奇妙的,当然是我身畔的河水,天上的辉煌和灿烂,全都落到了水里,平静幽深的小河,顿时变成了一条摇曳生辉、光华四射的彩带。D随焰火忽明忽暗的河畔楼屋倒唤在水里,像从河底泛起的一张张仰望天空的脸。我来不及看清晰他们的表情,他们便在水中消逝。当新的一轮焰火在空中盛开时,他们又从遥远的水下泛起,只是又换了另一种表情。这时,从古镇的四面八方传来惊喜的欢呼,天上的美景稍纵即逝,地上的惊喜却在蔓延……(选文有删改) 

    1. (1) 以下对短文理解、分析是否正确,用“正确”“错误”表示。 

       ①短文主要写了作者游周庄的所见、所闻、所感。 

       ②文中第一自然段起到“总结全文“的作用。 

       ③作者前两次对周庄的印象都很模糊。 

       ④文中详写了第三次到周庄的情景。 

    2. (2) 对作者写第二次到周庄的内容,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 
      A . 先从视觉写雪景,再从听觉写水声。 B . 先从视觉写融雪,再从听觉写流水。 C . 从视觉的角度写了古镇的雪景。 D . 从听觉的角度写了古镇的雪景。
    3. (3) 作者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句生动形象地描写周庄的景物,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不是比喻句的是[填写序号] 
    4. (4) 美丽的周庄,在作者的眼里充满诗情画意,每一次来,都让他有不一样的感觉:第一次,他眼中的周庄是“一幅面在宜纸上的水墨画“:第二次,他欣赏到了“一幅”:第三次,他观赏到了“一幅“。 
    5. (5) 第4自然段,作者在描写周庄夜景时,运用了大处的动态描写,请找出其中一句,并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6. (6) 读着作者的文字,感受着有色彩、有声音、有动感的周庄,有没有让你想去走走的冲动?我们广州珠江的夜景也是一幅美丽的画,你能否向作者学习,用一段话写一写珠江的夜景,吸引更多人来夜游珠江。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