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3高二下·福州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能使敌人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敌人不得至者,害之也。 

     兵之情,围则御,不得已则斗。 

     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 

     (节选自《孙子兵法·虚实篇》《孙子兵法·九地篇》《孙子兵法·计篇》) 

     材料二: 

     张仁愿,华州下邽人。本名仁亶,以睿宗讳音近避之。有文武材。武后时,累迁殿中侍御史。万岁通天中,监察御史孙承景监清边军,战还,书战图以奏。每阵必画景躬当矢石、先锋御贼状,则天叹曰:“御史乃能如是乎!”擢拜右肃政台中丞,令仁愿即叙其麾下功。仁愿先问承景破敌曲折,承景实不行,所问皆穷。仁愿劾奏承景罔上,虚列虏级。朔方军总管沙吒忠义为突厥所败,诏仁愿摄御史大夫代之。既至,贼已去,引兵踵击,夜掩其营破之。始,朔方军与突厥以河为界。北涯有拂云祠,突厥每犯边,必先谒祠祷解,然后料兵渡而南。仁愿请乘虚取漠南地,于河北筑三受降城,绝虏南寇路。唐休璟以为:“两汉以下皆北守河,今筑城虏腹中,终为所有。”仁愿固请,中宗从之。表留岁满兵以助功,咸阳兵二百人逃归,仁愿禽之,尽斩城下,军中股栗,役者尽力,六旬而三城就。又于牛头朝那山北置烽候千八百所。自是突厥不敢逾山牧马,朔方益无寇,岁损费亿计,减镇兵数万。初建三城也,不置壅门、曲敌、战格。或曰:“边城无守备,可乎?”仁愿曰:“兵贵攻取,贱退守。寇至,当并力出拒,有回望城者斩。何事守备,退忸其心哉!”景龙二年,封韩国公。还朝,卒。仁愿为将将吏信伏按边抚帅赏罚必直功罪。后人思之,为立祠受降城,出师辄享焉。 

     (节选自《十七史百将传·卷九》)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仁愿为将将\吏信伏\按边抚帅\赏罚必直功罪 B . 仁愿为将\将吏信伏\按边抚帅\赏罚必直功罪 C . 仁愿为将将\吏信伏按边\抚帅赏罚必直功罪 D . 仁愿为将\将吏信伏按边\抚帅赏罚必直功罪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讳,旧时指不敢直称帝王或尊长名字,张仁愿因本名与唐睿宗之名音近而改名。 B . 破,指攻克。与《屈原列传》中“然亡国破家相随属”的“破”字意思不相同。 C . 摄,指在原官上提拔。与《陈情表》中“过蒙拔擢”的“擢”字意思相同。 D . 烽候,即烽火台、文中指为了侦察敌人、以点燃烟火的方式示警的防御设施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张仁愿具备文武才略,武则天时期就受到重用、在担任殿中侍御史时,他详细询问孙承景破敌的情况,结果发现孙承景欺君罔上,虚报战功。 B . 当张仁愿提出在黄河以北修筑三座受降城时,唐休璟表示反对,认为这些城池最后都会被突厥人攻占,在张仁愿坚决请求下,唐中宗才同意。 C . 张仁愿上表请求留下满足年龄条件的士兵来帮助筑城,但两百名咸阳籍的士兵逃跑,被他抓住后予以严惩,在这之后服役的人全都尽心尽力。 D . 张仁愿战功显赫,治军严明,被封为韩国公,在他去世之后,后世之人十分怀念他,在受降城为他建立祠堂,每次朝廷军队出征都前往祭祀。
    4. (4) 把课内外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自是突厥不敢逾山牧马,朔方益无寇,岁损费亿计,减镇兵数万。 

       ②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石钟山记》苏轼) 

    5. (5) 《十七史百将传》是按照《孙子兵法》的理念编写的,对后世影响深远。张仁愿的哪些事迹体现了材料一中《孙子兵法》的理念?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