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3高二下·楚雄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刘茂忠,其先彭城人。后世徙居庐陵安城,因家。氏族寔繁。时庐陵鹧鸪洞盗有吴先者独奸猾凡计皆莫之信捕之不获。茂忠遂鞭所亲信二人,诈得罪奔先,示以创,先果信而勿疑,未逾月斩先首,其徒遂溃,州里庆之。郡录功复入金陵,后主【注】署吉州在城兵马都押卫,锡赍优厚。复遣还,与郡守同修营版筑 , 众绐方数,皆悦从之,后未期而就。复召入,授袁州萍乡制置使,委以捍湘潭之境。既至抚缉士庶,明法令,步骑精练若指其掌。王师初围金陵,茂忠抚巡界上,因兴兵纵猎,无何,逐兽出界。而潭人拒之,茂忠怒乘胜掠至沣陵而还。时潭衡巡检使祖泪谋欲袭取。会冬至日茂忠必宴会,乃率步骑及潭民迨数千而至,缘边营栅,皆遁望楼,烽烟骤起,报骑亦至。茂忠乃会群吏议,众汹汹不能谋,唯茂忠颜色自若,因命酒,既数行,报骑又至,众请行,茂忠笑谓之曰:“今日将旰,如出师则主将不利。”遂使间道往设伏兵,焚桥渡。亭午,而行十许里,与潭师遇,遂合战。迨晡胜负之势未决,茂忠乃舍骑,亲入敌阵。少却,因乘胜急击,众大奔溃退,遇伏兵,桥道既绝赴水溺者几尽。后主加茂忠功绩迁袁州刺史,其余军佐僚属进职有差。寻以建康不守,后主为虏。时吉州刺史申屠令结之,以抗不顺,属令死而事寝。既至京师,上曰:“江南被陷,国已亡矣。何仍掠朕边邑而残贼士卒?”茂忠对曰:“臣受李氏国恩,唯忠勇是奋。虽陛下亲征,亦当殒身不顾。”太祖见其诚悫,待之颇厚,乃授登州刺史之任。

    (选自《江南野史》,有删改)

    【注】后主,南唐末代君主李煜。

    1. (1)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时庐陵鹧鸪A洞盗B有吴先者C独奸猾D凡计诱E皆莫之F信G捕之H不获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因家焉”与“积土成山,风雨兴焉”(《荀子·劝学》)两句中的“焉”字含义相同。 B . 版筑,我国古代修建墙体的一种技术,把土夹在木板中间,用杵捣坚实筑成墙。 C . “焚绝桥渡”与“而绝江河”(《劝学》)两句中的“绝”字含义相同。 D . “唯茂忠颜色自若”与“暮去朝来颜色故”(《琵琶行并序》)两句中的“颜色”一词含义不同。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刘茂忠抓住吴先的两个亲信并鞭打他们,他们逃回去后取得了吴先的信任,结果吴先中计,吴先的部属溃散,州里的人都表示庆贺。 B . 消灭吴先后,郡里记功行赏,又让刘茂忠回到了金陵,后主任命他为吉州在城兵马都押卫,给了他很优厚的赏赐,后来又派遣他回来任职。 C . 后来刘茂忠又被召入朝廷,被授予袁州萍乡制置使的职务,朝廷委托他捍卫边境。他到任之后安抚百姓,修明法令,并且他对步兵骑兵的作战都很熟悉。 D . 刘茂忠在边界上安抚巡逻,趁机带兵围猎,不久,追逐野兽而越出了边界。而潭人抗拒他们,刘茂忠大怒,乘胜掳掠,直到沣陵才还师。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时吉州刺史申屠令坚结之,以抗不顺,属令坚死而事寝。

      ②臣受李氏国恩,唯忠勇是奋。虽陛下亲征,亦当殒身不顾。

    5. (5) 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刘茂忠的形象特点。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