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3高一下·玉溪期末)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过骊山作

    杜牧

    始皇东游出周鼎 , 刘项纵观皆引颈。削平天下实辛勤,却为道旁穷百姓。

    黔首不愚尔益愚,千里函关囚独夫。牧童火入九泉底,烧作灰时犹未枯。

    【注释】①周鼎:即九鼎。②刘项:即刘邦和项羽。③黔首:秦代对百姓的称谓。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在中国古代,“周鼎”代表国家政权。第一句是用借代手法指出秦始皇统一了天下。 B . 五六句的“黔首”与“独夫”形成对照,讽刺了秦始皇推行愚民政策反令自己被囚困。 C . 七八句引述一牧童为寻羊而将秦始皇陵墓中的殉葬品烧毁的传说,更增添讽刺的意味。 D . 本诗与《阿房宫赋》创作意图相似,都是劝谕秦始皇关爱百姓,以免引起人民反抗。
    2. (2) 对于三四句的理解,有人认为是主要在说秦始皇,也有人认为侧重说的是刘邦、项羽,你赞同哪一种?请结合本诗简要分析。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