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时代
①中国人在饮食上讲究“贪多嚼不烂”,放在文化领域亦然。于是,好事者开始解剖文化,遍尝百果。胃里翻滚着五谷杂粮,脑子里充斥着哲言禅语,打着响嗝,说着一些似是而非、一知半解的话来,我想这就是碎片时代的人们。
②知识在以指数级速率增长,人们感到空前的恐惧,被迫缩减“进食”的过程,于是,碎片化在所难免。只是了解无须理解。那些考究学家悻悻然丢了饭碗,在功利主义的催生下,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留于浅表,看似博学其实很卑怯的人。
③碎片时代的人太落魄,他们忘记了祖先曾用几百年时间等金鱼的尾巴长长,等菊花的瓣开。《海边的卡夫卡》中谈到,风中的枝头鸟为保持平衡而一上一下点头,现今的人们在漫漶的时代里随波逐流,摇头晃脑,自命不凡,想必也是疲惫不堪。
④碎片,有时也是寂寞的一种外化。害怕在日新月异中渐渐失去话语权,害怕在众口铄金下被打上无知的标签,害怕错过大家正在经历的……用一种扼杀活力的方法追上潮流,慢慢习惯于此,最终只能迎来更大的寂寞。你在丧失自我对话的能力,你在丧失那些耗时耗力的兴趣癖好,你在丧失你自己。
⑤张南本说“同能不如独胜”,同样的,面对这个波诡云谲的时代,不妨“弃众人之所收,收众人之所弃”。老话说得好,“百艺百穷,九十九艺空”,什么都想学,最后什么都会落空。与其广采博纳,学而不精,不如去完整地了解哪怕一件事一个人。这何尝不是对碎片时代的一种修正?
⑥再美的瓷器玉件的碎片,也不过是垃圾,碎片时代的人应该反思了。
⑦碎片时代的主要特征是信息过载。140字的微博,15秒的抖音视频,微信、QQ中纷纷转载的段子……大量信息琐碎而纷繁,汹涌而来,填满每个角落,切割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它们有的有益,有的转瞬即逝,不妨问问:“真的需要那么多信息吗?”
⑧确实,“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可以自全”,一些信息给我们带来了便利。但更多信息与我们的生活毫无关联。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分散到过多的事物上。若在浏览信息上投入太多精力,不仅不能受益,还可能影响正常生活。如果贪图新鲜刺激,可能打乱原本的计划。况且,“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经常关注战争、疾病、事故等消极信息,不仅无益,而且潜移默化中还影响看待生活的心境。
⑨过量的信息也会扰乱个人思考。1978年,索尔仁尼琴在哈佛大学的演讲中说:“除了知情权以外,人也应该拥有不知情权,后者的价值要大得多。它意味着我们高尚的灵魂不必被那些废话和空谈充斥。”许多信息为吸引人而生,本无多少价值,却刺激感强,五光十色,席卷而来。人们从这条看到那条,看都来不及,何来思考?钱锺书、木心是摒弃世俗干扰,潜心钻研才成为学术大家的。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考才能增长智慧。终日关注信息,不如须臾之所思也。
⑩信息过量,必然“浅尝辄止”。许多段子带有主观色彩,苏子曾告诫:“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网络上写的很多外国混乱得像无政府状态,其实那里可能秩序井然,只是我们被误导。
⑪导致信息过量的主要原因是信息技术的发展。纸媒时代,文章需要层层审核才能与读者见面;自媒体时代,腾讯、抖音、微信公众号都可以直接上传文章。甚至,网络技术能够分析读者的喜好——我们打开一个链接之后,网页会不断推送类似信息,满足我们的窥探欲,让人欲罢不能。其实,用信息来填补信息更新造成的流失,用空虚弥补空虚,只会陷入恶性循环。
⑫信息大潮如全球化趋势一样不可阻碍,这是时代的进步。但作为接受者,须有自控力。人总比想象中的更自由,鲁迅的说法并不过时,“我们要拿来”,有选择,有舍弃,有节制。以提升自我、丰富生活和时代为标准,走在信息大潮中,才不会因浮躁而失了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