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3高二下·鹤壁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般人之所以容易接受美是客观的这一观点,其中一个原因是①  , 因此他们觉得物的美当然也是客观的。比如,这座山是客观的,那么② 。这里的错误是把“象”与“物”混淆起来了。在审美活动中,我们所面对的不是“物”,而是“象”。“物”的有用性以及它的自然科学属性是不被注意的。审美观赏者注意的是“象”。在审美观赏者面前,“象”不等于“物”。一座山,它作为“物”,相对来说是不变的,但是在不同的时候和不同的人面前,③ 。“物”是实在的世界,“象”是知觉的世界。竹子是“物”,眼中之竹则是“象”。“象”是“物”向人的知觉的显现,也是人对“物”的形式和意蕴的揭示。当人把自己的生命存在灌注到实在中去时,实在就有可能升华为非实在的形式——“象”。这种非实在的形式是不能离开人的意识的。

    这正是朱光潜一贯强调的观点。朱光潜谈美,总是一再强调指出,把美看作天生自在的“物”,乃是一种常识的错误。他指出,“象”不能离开“见”的活动,有“见”的活动,“象”才呈现出来,所以美的观赏都带有几分创造性。

    1. (1) 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物”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 . 为了提醒自己,鲁迅还在书签上写了一行字:“心到、口到、眼到,读书三到。” B . 蚁后是蜜蜂家族的“国王”,占据着中心地位。 C . 在这里我们就不得不先来分析一下“木”字。 D . 点支烟,继续写些“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2. (2)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