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写作任务。

    成语源于生活,反映生活,不少成语都折射出诸多的文化意义。

    很多成语与史实有关。如“归马放牛”本指武王伐纣后将征战用的牛马放归于华山的南坡和桃林的原野上的故事,“死灰复燃”出自西汉韩安国的故事,等等。

    有的成语与古代器物有关。如传说大禹铸九鼎,九鼎象征天下九州,是极为重要的器物,故后人在说到某人的话分量很重时,常用“一言九鼎”来形容。用鼎烹饪食物时,鼎下烈火燃烧,鼎内热水沸腾,有一种旺盛、热烈的气氛,于是就有了“人声鼎沸”“鼎鼎大名”等成语。

    有的成语与度量衡有关。如“退避三舍”中的“舍”就是长度单位, 三十里为一舍;“锱铢必较”“千钧一发”中的“锱铢”“钧”都是重量单位,一两的四分之一为一锱,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为一铢,三十斤为一钧;“半斤八两”,旧制一斤合十六两,半斤等于八两,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

    不少成语与动物有关。如“虎入羊群”“暴虎冯河”“羊质虎皮”“龙行虎步”“初生牛犊不怕虎”“兔死狗烹”“龟毛兔角”“猫鼠同眠”等。

    有些成语还涉及音乐领域。如“胶柱鼓瑟”中的“瑟”是古代的弦乐器,“柱”是瑟上用以调节音调的枕木;“有板有眼”中的“板”“眼”原指民族音乐和戏曲中的节拍,每小节中最强的拍子叫“板”,其余的拍子叫“眼”;“阳春白雪”“下里巴人”原本分别指战国时代楚国的高雅的歌曲和战国时代楚国的民间歌曲。

    有的成语还涉及地理知识。如粤地气候湿热,极少下雪,蜀地多山多云雾,于是就有“粤犬吠雪”“蜀犬吠日”等成语,寓少见多怪的意思。

    有的成语与宗教文化有关。如“一尘不染”,佛家称色、声、香、味、触、法为六尘,修行的人不为六尘所污,称为“一尘不染”,喻人品纯洁,丝毫没沾染坏习气;“五体投地”,指两手、两膝和头着地,是佛教中最恭敬的礼节,形容敬佩到了极点;“六神无主”,形容惊慌或着急而没有主意,“六神”即道教所谓主宰人体的心、肝、肺、肾、脾、胆六脏的神灵。

    另外还有很多成语涉及中国古代的政治、礼法、战争等方面。如“发政施仁”“三从四德”“鸣金收兵”等。

    中国成语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成语里面,有不少是与服饰有关的。请以“成语中的服饰文化”为主要内容,写一篇语言札记,200字左右。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