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西洋社会有些像我们在田里捆柴,几根稻草束成一把,几把束成一扎,几扎束成一捆,几捆束成一挑。每一根柴在整个挑里都属于一定的捆、扎、把。每一根柴也可以找到同把、同扎、同捆的柴,分扎得清楚不会乱的。在社会,这些单位就是团体。我们不妨称之为团体格局。家庭在西洋是一种界限分明的团体。而我们乡土社会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是这种丢石头形成同心圆波纹的性质。这个同心圆范围的大小要依着中心的势力厚薄而定。比如有势力的人家的街坊可以遍及全村,穷苦人家的街坊只是比邻的两三家。中国传统结构中的差序格局具有这种伸缩能力。在我们乡土社会里,不但亲属关系如此,地缘关系也是如此。

    (选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差序格局》)

    材料二:

    乡下人在城里人眼睛里是“愚”的。说乡下人“愚”,却是凭什么呢?乡下人没有见过城里的世面,因之而不明白怎样应付汽车,那是知识问题,不是智力问题。乡村工作的朋友说乡下人愚那是因为他们不识字,不识字自然是事实,我决不敢反对文字下乡的运动,可是如果说不识字就是愚,我心里总难甘服。“愚”如果是智力的不足或缺陷,识字不识字并非愚不愚的标准。智力是学习的能力。如果一个人没有机会学习,不论他有没有学习的能力都是学不到什么的。

    乡土社会的一个特点就是这种社会的人是在熟人里长大的。用另一句话来说,他们生活上互相合作的人都是天天见面的,在面对面的社群里一起生活的人是不必通名报姓的。如果是面对面可以直接说话时,这种被预先约好的意义所拘束的记号,不但多余,而且有时会词不达意引起误会的。“贵姓大名”是因为我们不熟悉而用的。熟悉的人大可不必如此,足声、声气、甚至气味,都可以是足够的“报名”。我们社交上姓名的不常上口也就表示了我们原本是在熟人中生活的,是个乡土社会。

    (选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文字下乡》)

    1. (1) 下列有关《乡土中国》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费孝通先生用“捆柴”的比喻形象地说明了西洋社会的“团体结构”;也用“石头扔到水中”的例子说明中国的社会结构是“多重同心圆”,人的关系是一层一层的,由近及远。 B . 面对面社群在进行沟通时,固然能凭借彼此的熟悉,通过足声、声气,甚至气味来分辨人,然而语言和文字还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具有约定俗成含义的语言文字表意更准确,更完善。 C .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多少会遇到聊天时的文字被他人误解的情况。这也刚好印证了作者在文中所说的现象:这种被预先约好的意义所拘束的记号,不但多余,而且有时会词不达意引起误会的。 D . 乡下人进城时,对于交通规则、商场秩序等不够熟悉,被有些城里人看作是所谓的“愚”。在作者看来,这其实是因为他们知识不及人,并非智力原因。
    2. (2) 下列对《乡土中国》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有些乡村工作者认为乡人不用文字是“愚”的表现。但作者认为不识字是知识问题,不是智力问题。因为乡土社会是面对面的社群,长期相处使他们甚至能借脚步声辨认对方,也就不必总是用到文字了。 B . “差序格局”是费孝通提出的极其重要的社会学和人类学概念,指的是一种社会格局,它在亲属关系或地缘关系中显现出有差等的次序关系。 C . 乡下的孩子比教授的孩子善于捉蚂蚱,教授的孩子比乡下的孩子善于认字,这并不能说明谁更聪明,或者谁更愚笨,只能说明孩子们日常所生活的环境不同。 D . 乡土社会的基层结构是差序格局,每一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因而每个人所存在的圈子是固定的。
    3. (3) “差序格局”是一种区别于西洋社会团体格局的社会格局。请根据材料一,写出阐释“差序格局”这一概念的四个关键性要素,每点不超过12个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