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一)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节选自《过秦论》上篇)
(二)
秦王足己而不问,遂过而不变。二世受之,因而不改,暴虐以重祸。子婴孤立无亲,危弱无辅。三主之惑,终身不悟,亡不亦宜乎?当此时也,也非无深谋远虑知化之士也,然所以不敢尽忠指过者,秦俗多忌讳之禁也,——忠言未卒于口而身糜没矣。故使天下之士倾耳而听,重足而立,阖口而不言。是以三主失道,而忠臣不谏,智士不谋也。天下已乱,奸不上闻,岂不悲哉!先王知壅蔽之伤国也,故置公卿、大夫、士,以饰法设刑而天下治。其强也禁暴诛乱而天下服其弱也五伯征而诸侯从其削也内守外附而社稷存。故秦之盛也,繁法严刑而天下震:及其衰也,百姓怨而海内叛矣。故周王序得其道,千余载不绝;秦本末并失,故不能长。由是观之,安危之统相去远矣。
鄙谚曰:“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是以君子为国,观之上古,验之当世,参之人事。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去就有序,变化因时,故旷日长久而社稷安矣。
(节选自《过秦论》下篇)
-
(1)
对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爱:吝惜。
B . 委命下吏 命:命令。
C . 才能不及中人 中人:平常的人。
D .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作难:起事、首倡。
-
-
(2)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之”字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秦孝公据崤函之固 ②北收要害之郡
③有宁越……之属为之谋 ④齐明……乐毅之徒通其意
⑤焚百家之言 ⑥沛公引兵之薛 ⑦当是时也,商君佐之
A . ①②③/⑤⑦/④⑥
B . ①③④/⑤⑦/②⑥
C . ①②⑤/③⑦/④/⑥
D . ①②④/③⑥/⑤⑦
-
-
(3)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其强也禁暴/诛乱而天下服/其弱也五伯征而诸侯从/其削也/内守外附而社稷存。
B . 其强也禁暴/诛乱而天下服/其弱也五伯征/而诸侯从其削也/内守外附而社稷存。
C . 其强也/禁暴诛乱而天下服/其弱也/五伯征而诸侯从/其削也/内守外附而社稷存。
D . 其强也/禁暴诛乱而天下服其弱也/五伯征/而诸侯从其削也/内守外附而社稷存。
-
-
(4)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谪,封建时代把官吏降职并调到边远地方做官,文中指因有罪而被征调去守边。
B . 万乘,指一万辆兵车。周制天子地方千里,能出兵车万乘,以“万乘”指天子、帝王。
C . 海内,是指国境之内,亦指全国。古人认为我们疆土四面环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
D . 社稷,土地之神。土地载育万物,为立国之本,故“社稷”也常被用来代指国家或朝廷。
-
-
(5)
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 选文一善用对比论证,把秦与六国对比、秦与陈涉对比、陈涉与山东诸国对比等。
B . 秦设置公卿、大夫和士,专门来整治法律,设立刑罚,导致百姓怨恨,天下背版。
C . 周朝设置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合乎根本大道,因而传国一千多年不断绝。
D . 选文二告诫后人,想要国家长治久安,就要吸取经验教训,取舍有序,变化适时。
-
-
(6)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②二世受之,因而不改,暴虐以重祸。
-
-
(7)
秦一统天下,四海归一,但二世而亡,请你根据选文概括秦亡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