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3高三上·成都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命若琴弦

    史铁生

    ①老少二人都赤着上身,各自拎了一条木棍探路。这正是说书的旺季。老瞎子领着小瞎 子一个村子一个村子紧走。老瞎子心里算定:弹断一千根琴弦的日子就在这个夏天了,说不定就在前面的野羊坳。

    ②老瞎子说书开头常是这么几句:“自从盘古分天地, 三皇五帝到如今, 有道君王安天 下, 无道君王害黎民。轻轻弹响三弦琴, 慢慢稍停把歌论,歌有三千七百本,不知哪本动人 心。”于是听书的众人喊起,老的要听董永卖身葬父,小的要听武二郎夜走蜈蚣岭, 女人们 想听秦香莲。这是老瞎子最知足的一刻, 他不慌不忙地喝几口水, 待众人的吵嚷声鼎沸,便 把琴弦一阵紧拨,唱道:“今日不把别人唱,单表公子小罗成。”或者:“茶也喝烟也吸, 唱 一回哭倒长城的孟姜女。”满场立刻鸦雀无声。

    ③这天晚上,在野羊坳说书。书正说到紧要处——“罗成回马再交战, 大胆苏烈又兴兵。 苏烈大刀如流水,罗成长枪似腾云, 好似海中龙吊宝,犹如深山虎争林。又战七日并七夜, 罗成清茶无点唇”。老瞎子把琴弹得如雨骤风疾,字字句句唱得铿锵。小瞎子听见那小妮子 兰秀站在离他不远处尖声细气地说笑,却心猿意马,手底下早乱了套数。

    ④野羊岭上有一座小庙, 离野羊坳村二里地,师徒二人就在这里住下。小瞎子蹶着屁股 烧火。老瞎子坐在一旁淘米, 凭着听觉他能把米中的砂子捡出。 老瞎子终于开了腔:“听我 一句话,保准对你没坏处。以后离那妮子远点儿。”

    ⑤一早起, 小瞎子病了。 一连好几天,老瞎子无论是烧火、淘米, 还是给小瞎子挖药、 煎药, 总想那张药方和琴弦。弹断最后一根就可以去抓药了, 然后就能看见这个世界: 他无 数次爬过的山, 无数次走过的路,无数次感到过温暖和炽热的太阳,梦想着的蓝天、月亮和 星星。心里总在说:“我非要最后看一眼不可。” 晚上仍一个人到野羊坳去说书。终于弹断 了最后一根琴弦。他几乎是连跑带爬地上了野羊岭,回到小庙里。

    ⑥“明天我就去抓药。你就先留在这儿, 我用不了十天就回。”

    ⑦老瞎子早忘了兰秀儿的事。“吃的、喝的、烧的全有。你要是病好利索了, 也该学着 自个儿出去说回书。行吗?”

    ⑧“行。”小瞎子觉得有点对不住师父。

    ⑨蛇皮剥开了, 老瞎子从琴槽中取出一张叠得方方正正的纸条。小瞎子把那药方放在手 里摸了一会儿, 也有了几分肃穆。“你师爷一辈子才冤呢。他本能弹够一千根,可他记成了 八百。要不然他能弹断一千根。”天不亮老瞎子就上路了。

    ⑩回到野羊坳时已经是冬天。小瞎子已经走了些日子,村里人都说是在兰秀嫁到山外去 的那天。老瞎子心里便一切全都明白。若不是还想着他的徒弟,老瞎子就回不到野羊坳。那 张他保存了五十年的药方原是一张无字的白纸。请了多少个识字而又诚实的人帮他看, 人人 都说那果真就是一张无字的白纸。“您别死, 再活几年, 您就能睁眼看一回了。”说这话时他 还是个孩子。他师父久久不言语,最后说:“记住,人的命就像这琴弦, 拉紧了才能弹好,

    弹好了就够了。”

    ⑪在深山里,老瞎子找到了小瞎子。“师父, 您现在看得见了? ”小瞎子伸手去摸师父 的眼窝。老瞎子把他的手抓住。“记住, 得弹断一千二百根。”“一千二? ”“把你的琴给我, 我把这药方给你封在琴槽里。”老瞎子现在才弄懂了他师父当年对他说的话——咱的命就在 这琴弦上。

    ⑫莽莽苍苍的群山之中走着两个瞎子,一老一少, 一前一后,两顶发了黑的草帽起伏攒 动, 匆匆忙忙, 像是随着一条不安静的河水在漂流。无所谓从哪儿、到哪儿去, 也无所谓谁 是谁…… 

    (选自史铁生的《命若琴弦》,有删改)

    1. (1) 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 . 小说多处描写老瞎子为治好自己的眼睛不辞辛劳奔波说书,到后来发现“药方”只是一 张白纸时, 顿时感到自己的生命之弦骤然断裂,一切都失去了意义。 B . 小说第⑸段细致描写了老瞎子弹断最后一根琴弦前的心理活动,表现了老瞎子对治好眼 睛的渴望, 为后文发现“药方”实为一张白纸而蓄势。 C . 老瞎子将“一千根”的谎言变为“一千二百根”,继续传给徒弟, 意味深长,与前文老瞎 子师父临终前说的话形成照应。 D . 小说的构思巧妙,它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瞎子艺人的一生, 也看到了众多底层人民的生命 状态——人生的残酷与命运的无奈。 E . 这篇小说, 以瞎子艺人追求睁眼看到光明为内容, 倾诉了残疾艺人们内心对命运不公的 愤慨和不平之气。
    2. (2) 小说开头的划线句子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 (3) 第②段刻画说书老人的形象用了哪些手法?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4. (4) 小说的最后, 老说书人已经知道所谓的“药方”根本不存在, 为什么他还要将这个“药 方”继续传给徒弟? 请结合小说的主题和现实生活,谈谈你的理解。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