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3高一下·重庆市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对于荒野景观的含义,在微观上指荒凉的自然景观;从宏观上说,荒野景观则指没有经过人为干预的处于原始自然状态的陆地自然环境。荒野景观概念的产生与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回望中华五千多年的历史,早在文人士大夫崇尚山水的魏晋时期,有关“荒野景观”的发展便已有了端序,南朝宋画家宗炳《画山水序》中提出的“无人之野”“山水以形媚道”等概念可视为中国最早关于“荒野景观”的解读。相比于郊外大面积的“原始自然”,位于城市中的荒野景观往往被控制在设定范围内,是具备安全性的,其不会为城市的发展带来混乱。以自然过程为主导的城市荒野景观具备稳定的生态系统。这一特性来源于场地内蕴含的丰富的自然元素,如植被水体、山石、鱼类、昆虫、飞禽等,它们的存在不仅能为生态系统的可持续运作提供有力支撑,使其具备低干预、低维护的特点,同时也能在增加城市绿地率、调节空间气候、缓解雨季洪涝灾害、净化空气、涵养水源、维持物种多样性等方面贡献力量。

    于人工营造的模仿美而言,荒野景观散发着自由、原始、粗犷的野性美气息,能够真实地反映空间环境的状态。尤其在城市环境日趋同质化的今天,具备品种多样、形态多样、层次多样等特点的荒野景观不仅能够很好地丰富城市环境,还能在一定程度上给人们带来视觉、嗅觉、触觉、听觉等多重感官的剌激,有效地缓解人们因工作带来的身心疲劳,满足人们接触自然、深入自然、回归自然的需求。此外,随着荒野生态群落的自由式发展,其空间结构便具备了未知性、探索性,这能在很大程度上解放人们尤其是孩童的天性,有着启发智慧的作用。

    对城市中现存的、以自然更替为主导的用地进行保护是构建城市荒野景观的主要措施之一。如为城市中的自然湿地、树林等设置保护区域,这些区域不仅充满野性美,还有着丰富的物种以及完整的自然生态系统,它们的存在可以有效缓解城市发展中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再野化”修复是构成城市荒野景观的另一重要途径,这种方式能够提升被修复区域的自然程度,从而为城市营造更多的野性自然。其中,被动型再野化是自然发生的,如在城市工业废地中,借助动物或者风力的帮助,一粒植物种子散落于此,其便会逐渐发芽并形成一个完整的、能够自我调节的生态系统,并最终吸引众多昆虫动物前来定居,为它们提供一个合适的生存空间。主动型再野化指人为主动对场地进行修复,为受损的空间环境重新建立起之前所具备的可自主循环的生态系统,如对城市中受污染的河道进行修复与再野化,使其恢复自然演替、自主循环的生态功能。

    模拟设计即在特定的场地中,根据城市环境的特点与实际发展需要,构建出一个具备完整可循环生态系统的“类荒野景观”,其虽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荒野,其间有人为因素的参与,但仍具备荒野景观的本质特点,能够发生自然演替,后续也极少需要人为的干预。

    (节选自王堞凡、白佳峰《荒野景观艺术:城市中有“灵”的自然山水》)

    材料二:

    生态文明建设是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我国现阶段生态文明建设不仅要求对被污染和破坏后的生态环境进行治理,更需要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修复。荒野保护不仅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更是生态文明实践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人类文明高度发达的时代,城市的更新与发展导致的直接后果便是荒野的消逝。城市文明中很少考虑荒野的原因是其一直被视为荒芜和野蛮的象征。一座城市的荒野越少,人类就认为这座城市越文明。在城市荒野大量消逝的同时,城市文明变得越来越单调乏味,甚至只剩下了人造的建筑与景观。

    城市文明容纳荒野不仅在对工业文明的超越和城市品质的提升上有着积极作用,也能慰藉城市中居住者的“家园感”的缺失。城市人在城市中居住的舒适感、幸福感很低,这很大程度上是“家园感”的缺失造成的。

    生态城市建设是我国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趋势。城市荒野是城市生态环境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保护与再野化是生态城市理念最为直接的实践。城市荒野要求尽可能减少人力干涉而使自然主导,其万物竞生的景象会给人带来巨大的精神力量。城市荒野景观是完全依靠自然的,是可以完成自我循环的生态系统;而人造的景观则需要投入人力和物力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城市荒野保护与再野化是消弥城市中生物栖息地减少的重要方式,为恢复城市的生物多样性提供了基础条件。

    (节选自任洪涛、陈强《论我国城市荒野保护与再野化的治理之道》)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人造景观具有模仿美,可能无法满足城市人接触自然、深入自然、回归自然的需求。 B . 城市中的自然保护用地,经过修复或设计的河道、荒地都属于城市荒野景观的范畴。 C . 废弃的工业用地、被污染的河道可以通过被动型再野化使之逐渐成为城市荒野景观。 D . 类荒野景观,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荒野,有人为干预,但仍具备荒野景观本质特点。
    2.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以自然为主导的、人工大量干预的城市荒野景观有利于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 B . 学习了一周的你可以在周末去欣赏一下野性的深林、清澈的山溪,借此提升“家园感”。 C . 在生态城市建设中,污染治理和生态环境的修复同等重要,二者并进,能收到成效。 D . 判定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不要看它有多少高楼大厦,只看它有多少城市荒野景观。
    3. (3) 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证明材料一中“荒野景观”概念的一项是( )
      A . 禽兽成群,草木遂长。——《庄子》 B . 荒林纷沃若,哀禽相叫啸——谢灵运《七里濑》 C . 北风振枯苇,微雪落璀璀。——苏轼《高邮陈直躬处士画雁二首》(其一) D . 草苫书斋石垒塘,栏杆委曲娆溪傍。——唐寅《濂溪图》
    4. (4) 根据材料一,解读什么是“再野化”。
    5. (5) 结合材料谈谈“城市荒野景观”给城市带来了哪些积极的影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