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地理 /
  • 1. (2023七下·大石桥期末) 南北极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指向标”。极地科学考察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高科技水平在国际舞台上的展现。图是南极地区图,结合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 (1) 中国第39次南极科学考察队2022年10月26日乘坐“雪龙2号”从上海出发,约一个月后抵达南极。2023年4月6日完成任务返回。为什么选择在此时间段内对南极进行科考,说出你的理由(写出一条即可),我国在南极的科考站中没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2. (2) 资料:南极大陆禁止播种植物,如今利用温室大棚和无土栽培技术,上图为长城站的“南极温室”种菜大棚,大棚需采用高强度、低能耗的现代化透光结构,能保温、可抵抗大风,同时需严防温室内的外来物种侵害南极土地,成本非常高。

      科考队没有直接在南极大陆上种植而是采用无土栽培技术,主要是对南极地区的(生态保护/开发)。

    3. (3) 近年来,极地海冰范围的变化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上图为1979年-2013年北极9月海冰范围变化图,从图中看出,近30年间,北极地区海冰范围整体呈趋势,这一结果与(环境问题)有关系。
    4. (4) 导致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增大。我国首次提出努力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图)。为实现“碳中和”,在生活中我们中学生应该怎么做,请试举一例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