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①
苏轼
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潭在城东二十里,常与泗水增减清浊相应。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②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注:①这首《浣溪沙》词是苏轼在徐州任太守时所作。公元1078年(元丰元年),徐州发生了严重旱灾,作为地方官的苏轼曾率众到城东二十里的石潭求雨。得雨后,他又与百姓同赴石潭谢雨。苏轼在赴徐门石潭谢雨路上写成组词《浣溪沙》,共五首,这是第四首。②缲,通“缫”。
-
(1)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本词艺术上颇具匠心。词中从农村习见的典型事物入手,通过视觉形象构成一组联续不断的影像来描述作者在乡间的见闻和感受的同时用清新朴实的栩栩语言意趣盎然地表现了淳厚的乡村风味。
B . 作者敏感地抓住了枣花、缫丝、黄瓜这些富有时令特色的事物,把它们勾画出来。简单几笔白描,就点染出了一幅仲春时节农村的淳朴风俗画。
C . 作者“敲门试问”原因可能在于刚刚在旱灾后求得雨,主人可能外出下田耕作,并不在家,所以他要试探一下家中是否有人在。
D . 日高、路长、酒困、人渴、试问,字面上表现旅途的劳累,但传达出的仍是欢畅喜悦之情,体现出主人公县令体恤民情的精神风貌。
-
-
(2)
清仇兆鳌有注“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杜句有上因、下因之法:荡胸由於曾云之生,上二字因下;决眦而见归鸟入处,下三字因上。上因下者,倒句也;下因上者,顺句也。”洪亮吉亦有言:“诗家例用倒句法,方觉奇峭生动”。本词也运用了倒句的方法。请找出这句词,并分析其构成和对全词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