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①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③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④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①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
(《劝学》节选)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师说》节选)
【注】①滫:音xiǔ,泔水,这里指臭水。
-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
B . 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
C . 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
D . 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
-
-
(2)
下列关于《劝学》《师说》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君子”是古代统治者和一般贵族男子的通称,文中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
B . “跬步”,古代称跨出一脚为“跬”,跨出两脚为“步”,也被用于形容极近的距离、数量极少等。
C . “士大夫”是古代中国对社会上具有一定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的统称。此外还可指官吏。
D . “六艺”指《诗》《书》《礼》《易》《乐》《春秋》六种经书,也可指礼、乐、射、御、书、数这六种技艺。“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指前者。“传”是指传记。
-
-
(3)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劝学》开篇提出了“学不可以已”的观点,实则是荀子借君子之口来勉励人们努力学习,这和荀子的“性恶论”的哲学思想是密切相关的。
B . 《劝学》第三段论述学习的作用。“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说明“终日思”和“须臾学”的关系,强调空想不如学习。这和孔子的“思而不学则殆”有异曲同工之妙。
C . 《师说》节选部分运用了对比论证,如将圣人“从师而问”与众人“耻学于师”进行对比,指出当时士大夫在从师问题上的自相矛盾,有力地批判了当时社会“耻学于师”的不良风气。
D . 荀子认为学习要“善假于物”,即善于利用外物;韩愈认为要“从师”,“从师”也可说是“善假于物”的表现。
-
-
(4)
把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②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