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2023·湘潭) 阅读下面的四则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材料一】2022年3月,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公布,当年9月秋季学期,单独设立的劳动课出现在了中小学生的课表里。 

     劳动教育必修课的独立设置,有利于发挥劳动课程在劳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对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方针、体现新时代劳动教育要求、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 

     教育部教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可以从四个途径实施劳动教育:独立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____、在课外校外活动安排劳动实践、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强化劳动文化。 

     南京师范大学劳动教育研究院院长顾建军认为,家长对劳动教育的参与和支持,除了体现在劳动过程中的适时适当指导外,还在于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潜移默化中帮助孩子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的观念。 

     (节选自《人民日报》2023年5月) 

     【材料二】为加强劳动教育,某校拟增设“种植”特色劳动课程。结合该课程,制定了学习方案。见下表。 

                                                                                                                                                                      
     

     学科 

     
     

     学科知识 

     
     

     “学科+劳动”实践活动 

     
     

     可解决的种植实践问题 

     
     

     化学 

     
     

     酸和碱 

     
     

     测量种植园土地的酸碱度 

     
     

     确定能够种植的作物类型 

     
     

     生物 

     
     

     植物分类 

     

     植株的生长 

     
     

     了解作物的基本特征观察、记录作物的生长变化 

     
     

     选择适宜种植的品种授粉、剪枝、间苗、除草 

     
     

     语文 

     
     

     应用文写作 

     
     

     撰写种植日志 

     
     

     总结种植经验 

     

     【材料三】2023年儿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育英学校,看望慰问师生,向全国广大少年儿童祝贺节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学生农场,看到孩子们为西红柿、黄瓜等浇水、松土、除草、授粉,总书记说,很多知识和道理都来自劳动、来自生活。希望同学们从“学农”中感受到农作的艰辛和农民的不易,从小养成热爱劳动、珍爱粮食、尊重自然的良好习惯。劳动,锤炼意志品质,增长学识才干,增强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在陕北梁家河的七年,青年习近平同乡亲们一起开荒、种地、放羊、铡草、挑粪、拉煤……从而“看到了人民群众的根本,真正理解了老百姓”。 

     (节选自“学习强国”2023年5月) 

     【材料四】1950年至今,我国先后召开过16次表彰大会,共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3.4万余人次。在2020年全国劳模表彰中,一线工人和企业技术人员占比已高达71.1%。 

     (节选自《人民日报》2023年5月)) 

    1. (1) 对上述四则材料概括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劳动教育必修课的独立设置,体现新时代教育要求,有利于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B . 家长只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就能帮助孩子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的观念。 C .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知识和道理不仅来自书本,也来自劳动和生活。 D . 国家尊重劳动者。在平凡的岗位上,普通劳动者也能干出非凡业绩,获得表彰。
    2. (2) 根据材料二,请你推断材料一横线处的内容,并用简明的语言表述出来。 
    3. (3) 某班开展以“学习紧张,劳动还有必要吗”为主题的辩论赛,下面是反方辩手的辩词,请你作为正方代表,结合材料进行反驳。(不少于两个理由) 

       反方:我方观点是在学习紧张时没有必要参加劳动。其理由有二:一是学习任务重,没有时间参加劳动;二是劳动不是必考科目,临近考试时可暂时不参加劳动。 

       正方: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