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2023八下·阿克苏期末) 文言文阅读理解 

     【甲】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乙】 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问:“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节选自《礼记•檀弓下》)

    【注释】①式:同“轼”,车前的扶手横木,这里用作动词。②壹:真是,实在。③舅:公公。古代以舅姑称呼公婆。④小子:古时长辈对晚辈或老师对学生的称呼。

    1. (1) 下面句子中,对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溪行 

       

       沿着,顺着 

       

       B.病终 

       

       随即,不久 

       

       C.便还家 

       

       同“邀”,邀请 

       

       D.处处之 

       

       记号 

    2.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②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3. (3) 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全文以一个捕鱼人的经历为线索展开,既通过渔人的眼睛把这个理想的社会标本展示出来,又以渔人的复寻而迷失否定了它的存在。 B .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中的“黄发”“垂髫”用借代手法,用“黄发”代指青年,“垂髫”代指孩子。  C . 本文的语言极富表现力,“芳草鲜美”中“鲜美”二字,造语奇特,描摹生动,“鲜”重点写草青色,带着大地与生俱来的蓬勃生机。  D . 作者以虚实相生、回环曲折的笔墨,描绘出一幅幸福安乐、恬静自然的人间生活图景,体现了东方文明特有的市美追求和社会理想。 
    4. (4) 对文中划线句的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____ 
      A . 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 B . 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 C . 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 D . 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
    5. (5) 桃花源人、泰山妇人为什么都不愿意离开他们各自生活的地方?(用自己的话回答)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