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
  • 1. (2023·高密) 阅读理解

    礼物

    ㅤㅤ过生日时,爸爸送给我一个丝织的小盒子,让我收藏起来。我好奇地问:“爸爸,原来盒子里装着一个指甲盖大小的放大镜,放大镜下有一小块红色的有机玻璃,不禁惊呆了。在这么小的天地里,居然刻着张继的《枫桥夜泊》。我一数上面竟刻了三十七个字,章上两字:屈茹。用六倍的放大镜看这首诗都有些费劲,但仍能看出那苍劲的笔锋。爸爸说这叫微雕。

    ㅤㅤ同学们来到我家玩,我便拿出来让他们观看。有一次,同学们在争着观赏时,落进了沙发缝,我够了半天,爸爸问我“米粒”收在哪,我半天才说出“米粒”的下落。爸爸一听,连忙拿来剪子,把沙发给拆了,看着爸爸好不容易从沙发里寻出这个小东西。我好奇地问:“干吗这么费劲,不就是‘一粒米’吗?”

    ㅤㅤ爸爸收敛了笑容,给我讲了一个感人的故事。

    ㅤㅤ原来,这个微雕的作者屈茹是个教师,从小就酷爱微雕艺术。文化大革命时,被下放到农场。而屈茹的一手雕刻功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练出来的。那时,没有雕刻用的石头,便在每棵竹子上都刻上一首小诗,大的小的,高的矮的,就连新生的竹竿上也刻满了。他不顾日晒雨打,苦练了十年,渐渐地,就连一根头发丝,他也能劈成两半刻成一副对联。能在这么微小的东西上刻文字,他赠给爸爸的。

    ㅤㅤ我望着这粒“米”,明白了它的价值,它凝聚了屈茹的多少汗水呀!我现在明白了,给我讲的也不光是个故事,而是一种精神。

    1. (1) 文章重点描写的是,在文章找出点明文章中心的一句话。
    2. (2) 本文第③段是采用的是记叙顺序中的(顺叙,插叙)。
    3. (3) 张继的《枫桥夜泊》是流传千古的名诗,前两句是“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请你默写诗的最后两句:
    4. (4) 本文结尾说的“一种精神”是指什么精神?在文中找出表现这种精神的句段。
    5. (5) 有人说,爸爸送的礼物仅是一粒米,礼物太轻,爸爸送的是一件艺术品,很贵重。你觉得礼物的轻重应用什么标准来评判?爸爸的这个礼物合适吗?为什么?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