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2高一上·河南月考) 现代文阅读II

    再也不会产生汪曾祺这样的人了

    段春娟

    因编汪曾祺的书,得以知道读其支、喜欢其人的人甚多。曾有一个未曾与其谋过面的人对我说,她曾梦见过汪曾祺——她硕士毕业论文写的就是汪曾祺——可见用情之深。然而知道汪曾祺擅画、看过他的画的人,却只在与他有交往的一个小圈子内。据说,汪曾祺生前就有个愿望:将他的书法、绘画作品整理出版。后来听他女儿汪朝女士说,汪老去世后,曾用其稿费印过一本大16开画册,很精美,除小部分赠给生前友人外,大部分捐给了汪曾祺的故乡——江苏高邮。

    汪曾族自己说,他是很愿意画的,从小学到初中,都“以画名”,在初二的时候,就画了一幅墨荷,裱出后挂在成绩展览室里,这是他的画第一次上裱;下放劳动时,因其擅画,曾被分配了去画 《中国马铃薯图谱》的活——只可惜此图谱已佚失,要不也得在植物史上留下一笔。他还擅书, 当年京剧院演出,好多字幕都是他用小楷写出,曽受到前去看戏的陈伯达的称赞。后来因种种原因,搁下画笔,直到70年代末,才又“重操旧业”。先是给好友朱德熙画了幅墨菊,被很爱惜地镶在镜框里挂在墙上,被人看到了,都来要,遂一发而不可收,“画名”再度远扬。他自己在出国时还画过很多小幅画作,送给国外友人呢。

    汪曾祺的画,属于典型的文人画。他画花鸟,花均是平常看得很熟的草花,鸟则被其女儿戏称为“长嘴大眼鸟”。然而一花一草,一枝一鸟,多少都有所寄托。用他自己的话说:所画都是“芳春”,表达对生活的喜悦。他很欣赏宋人的诗,“四时佳兴与人同”。于是兴之所至,信手拈来,便有了这一幅幅的画作。比如他给一幅叶茂花盛的画题名为“雨足”,有一幅画的是七八只憨态可掬的小鸡围成一圈,他为其题名“人民代表大会”,还有“少年不识愁滋味”“春城无处不飞花”“吴带当风”“孤雁头上戴霜来”等,这些题名结合画作来看,真是飘飘洒洒,生意满眼,意味深长,看似随意,实则都有含蕴,有意境。

    除此之外,本书还选了汪曾祺专门谈书画及谈家事的文章,从中可以看出汪曾祺能画、擅书也并非偶然,他是有相当功夫和造诣的。他出身于书香之家,祖父很注重对他的培养,在他十一二岁时,便亲自教他习《论语》,“日课大字一张,小字二十行”。祖父认为他的字有才分,还为此奖过他一块端砚,鼓励他多看《麻姑仙坛记》、虞世南的《夫子庙堂碑》、褚遂良的《圣教序》,后来又专门为其请了个先生,教他读桐城派古文,习字,他自己还爱看汉碑……父亲是个画家,画写意花卉,父亲画画时,他就站在旁边看,看他怎样布局……他还经常翻阅家中收藏的画册,到街上逛画店,他还说自己喜欢徐青藤、陈白阳、李复堂……“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汪曾旗之为汪曾祺,是有各种渊源的。后来他上了高中、大学,功课紧,便不再画画,工作之后,更是久废画笔, 即便如此,事隔多年之后,再拿起笔,挥毫泼墨,风致不减。

    汪曾祺自己说写字、画画,都是“业余爱好”,是“念乎岔乎,找点事情消遣消遣”,他喜用陶弘景的话形容自己的书画:“只可自怡乐,不堪持赠君,他的文与画都是那般闲情,适性,率意而为,有一幅画他是这样题的:“电影学院一小院中种葫芦甚多,昨往开会,归来写此。”画面是满眼金黄色充满生机的葫芦。他还说自己总是“随遇而安”,被打成“右派”下放劳动,像起猪圈、刨冻粪这样的重活,他都干过,后来分配他给果树喷药,因为他干得认真、仔细,大部分喷药的活就落到他身上,他成为喷药的能手,以至于白衬衫都被染成了浅蓝色。后来又因他擅画,被分配去画马铃薯图谱,先是画花,他天天踏着露水,到试验田里摘几丛花,插在玻璃杯里,对着花描画。他曾经写过一首长诗叙述当时的生活,其中有两句:“坐对一丛花,眸子炯如虎。”后来还要画整薯, 切开画剖面,画完了,再无用处,他便随手埋进牛粪火里,烤烤,吃掉,还颇为得意地说,像他那样 吃过那么多品种的马铃薯的人,全国盖无第二人。这是怎样一种精神境界呢?身处逆境不以为苦,反以苦为乐,达观潇洒,宠辱不惊。他爱生活,会生活,善从生活中找乐……他的“文与画”其实全是对生活的咂摸。他叙述家事,念及故乡,语气是那样平淡冲和,气定神闲,娓娓道来,却给人一种磅礴大气的感觉;他写字画画,自嫉自乐,却一花一草总关情,飘逸耐看;他著文写作,目的是“给人间送小温” ……曾有人感慨地说“我们这个时代,再也不会产生像汪曾祺这样的人了”

    (有删改)

    1. (1)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20世纪70年代末,汪曾祺“重操旧业”,给好友朱德熙画墨菊,“画名”再度远扬,出国时送很多小幅画作给国外友人。 B . 文章从一个鲜为人知的角度——汪曾祺的书画成就及其在这方面的成长经历、学习修为——向世人展示了一个全新的汪曾祺。 C . 文章采用以小见大的手法来刻画汪曾祺的形象,全文事例小而多,叙述少而简,点到为止,要言不烦,所刻画的汪曾祺的形象鲜明突出。 D . 文章最后画波浪线的部分,表达了作者对汪曾祺独特文化景观的认识和对汪曾祺的崇敬之情,也表达了对我们这个时代的遗憾。
    2. (2) 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用一研究生钟情汪老以说明汪老的文章魅力之大,并反衬汪老的书画被冷落,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B . 文章第二段用汪曾祺的话简述画画经历,写了几件事,每件事叙述言简义明,娓娓道来, 语气平缓。 C . 文章第五段写汪曾祺画马铃薯图谱的事,用简笔勾勒,刻画了汪曾祺身处逆境不以为苦,反以为乐,达观潇洒的形象。 D . 文章内容充实,选材丰富翔实,有的是汪曾祺的经历,如家庭教育和下放劳动等,有的是汪曾祺画作品赏。
    3. (3) “汪曾祺之为汪曾祺,是有各种渊源的。”请结合全文,简析一下“汪曾祺之为汪曾祺”的“各种渊源”。
    4. (4) 联系上下文,谈谈你对“他的‘文与画’其实全是对生活的咂摸”一句的理解。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