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3高三上·吴忠月考) 文言文阅读

    初,燕将攻下齐之聊城,人谗之,燕将惧诛,遂保守聊城,不敢归。齐田单攻之岁余,士卒多死,而聊城不下。鲁连乃书,约之矢以射城中,遗燕将曰:“吾闻之:‘智者不倍时而弃利,勇士不怯死而灭名,忠臣不先身而后君。’今公行一朝之忿,不顾燕王之无臣,非忠也;杀身亡聊城,而威不信于齐,非勇也;功废名灭,后世无称,非知也。故知者不再计,勇士不怯死。今死生荣辱,尊卑贵贱,此其一时也,愿公之详计而无与俗同也。今楚、魏交退,燕救不至,齐必决之于聊城,公无再计。彼燕国大乱,君臣失计,上下迷惑,栗腹以百万之众,五折于外,万乘之国,被围于赵,壤削主困,天下戮,公闻之乎?今燕王方寒心独立大臣不足恃国弊祸多民心无所归今公又以弊聊之民距全齐之兵期年不解是墨翟之守也食人炊骨,士无反北之心,是孙膑、吴起之兵也,能以见于天下矣。故为公计者,不如罢兵休士,全车甲,归报燕王,燕王必喜。士民见公,如见父母,交游攘臂而议于世,功业可明矣。意者亦捐燕弃世,东游于齐乎,请裂地定封,富比陶、卫,世世称孤寡,与齐久存,此亦一计也。二者显名厚实也,愿公孰计而审处一也。且吾闻,效小节者不能行大威,恶小耻者不能立荣名。昔管仲射桓公中钩,篡也;遗公子纠而不能死,怯也;束缚桎梏 , 辱身也;此三行者,乡里不通也,世主不臣也。然而管子并三行之过,据齐国之政,一匡天下,九合诸侯,为伍伯首,名高天下,光照邻国。公其图之!”燕将曰:“敬闻命矣!”因罢兵而去。

    (节选自《战国策•齐策六》)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今燕王方寒心独立/大臣不足恃/国弊祸多/民心无所归/今公又以弊聊之民距全齐之兵期年/不解是墨翟之守也/ B . 今燕王方寒心/独立大臣不足恃/国弊祸多/民心无所归/今公又以弊聊之民距全齐之兵/期年不解是墨翟之守也/ C . 今燕王方寒心/独立大臣不足恃/国弊祸多/民心无所归/今公又以弊聊之民距全齐之兵期年/不解是墨翟之守也/ D . 今燕王方寒心独立/大臣不足恃/国弊祸多/民心无所归/今公又以弊聊之民距全齐之兵/期年不解/是墨翟之守也/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人或谗之”与“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两句中的“或”含义不同。 B . “为天下戮”与“为天下笑”(《五代史•伶官传序》)两句中的“为”含义相同。 C . “桎梏”即脚镣和手铐,文中的意思是(管仲)被恶名缠绕,无法施展才华。 D . “伯”通“霸”,“伍伯”,就是“春秋五霸”,“伍伯首”文中指齐桓公。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信中鲁仲连指出燕将发一时的激愤,为臣不忠,舍身亡城,以致无功无誉,这样做是不明智的。 B . 鲁仲连给燕将建议,虽然归燕必定会受到燕王和百姓的欢迎,但他更希望燕将降齐,这样就可以声名显赫。 C . 信中以管仲的事迹为例,意在说明成大事者不能效小节,不能恶小耻,方能成就万代功业,流芳百世。 D . 鲁仲连在信中恳请燕将熟虑慎取,明知而为,终于说服燕将撤军,成功解除了聊城之围。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故为公计者,不如罢兵休士,全车甲,归报燕王,燕王必喜。

      ②昔管仲射桓公中钩,篡也;遗公子纠而不能死,怯也。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