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执着追求不止步。
自古以来,中国人对月亮情有独钟。“月有阴晴圆缺”“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人们遥望月亮,借月抒发自己的感情。大约在周朝初期,中国古人就已经把月亮的圆缺运行规律划分为四个阶段,此后,人们还根据月亮的运行周期编制历法。
2004年,中国正式启动月球探测工程——“嫦娥工程”,其分为“绕、落、回”三个阶段。从2007年10月绕月卫星“嫦娥一号”成功发射,到2020年12月“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成功着陆,中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战略规划如期完成。在这一过程中,人们逐渐深化了对月球的状态、物质含量、地质演化历史的认识。2021年10月8日,“嫦娥五号”返回样品首篇研究成果发表,证明月球在19.6亿年前仍存在岩浆活动,为完善月球演化历史提供了关键科学证据,使目前已知的月球地质寿命“延长”了约10亿年。“十四五”时期,中国计划发射“嫦娥六号”“嫦娥七号”探测器,实施月球极区环境与资源勘查、月球极区采样返回等任务。
我们对月球的认识是具体与抽象的统一。结合材料,运用逻辑与思维的知识对此加以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