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中国青绿山水画的绝响——《千里江山图》

    董强 刘峰

    ①《千里江山图》是北宋宫廷画家王希孟唯一的传世之作,王希孟仅用了半年时间就杀青,时年仅18岁。后世称誉此画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千里江山图》为绢本画卷,青绿设色,全画长约1191.5厘米,高约51.5厘米,是宋代流传至今最长的山水画卷,也是存世青绿山水画中最具代表性和里程碑意义的作品。

    ②《千里江山图》继承和发展了唐代青绿山水画技法,工笔细腻,意境悠远,力求在青绿色中寻求变幻,谋求古意与创新兼备,实景与想象并融,呈现出与众不同的画貌。画作秉持徽宗推崇的“丰亨豫大”审美观,将“借画喻世”的功效在山水画中展露无遗,代表了宋代青绿工笔山水画的最高水平。

    ③《千里江山图》整幅画卷展现出一幅完整的壮阔美景,山水间点缀有屋舍村落、桥梁渡口、寺观塔刹、楼阁亭榭等,绘有行旅、幽居、捕鱼、观瀑、游玩等各式人物场景。画作在布局上采用三段式构图法,在章法中穿插有三个主要段落,每段又有起承转合的变化,自然衔接之处蕴含“起伏、缓急、高下、虚实、明暗”等各种形式,极富节奏感,形态错落有致。全卷将景物大致分为六个部分,每部分均以山体为主要表现对象,各部分之间或长桥相连,或流水沟堑,远观则山水连为一体,近看则独木成林,意图烘托“人在画中游”的艺术效果。全卷充分运用“平远”“高远”“深远”等创作手法,旨在突破时空局限,将“浓郁厚重与轻淡空灵”“严实紧凑与疏松敞阔”等不同节奏融会贯通,并巧借“岗阜幽壑、飞瀑激流、亭台水榭、寺观庄院”等展现出环境的优美。

    ④王希孟用七大组群山构图,每组都将主峰和诸多辅峰组合起来,宛若一座座仙岛矗立于江畔。七组群山泾渭分明,正如北宋宫廷山水画家郭熙所言:“主峰已定,方作以次近者、远者、小者、大者,以其一境主之于此,故曰主峰,以君臣上下也。”恰似高潮迭起、亢奋优雅的协奏曲,节奏鲜明。

    ⑤青绿色是《千里江山图》的主色调,采用大青绿手法,相较于小青绿而言用色凝重,所用颜料主要取自矿物质中的石青和石绿。此种颜料,色阶丰富,经久不褪,色泽鲜丽而不浮艳,一片郁郁葱葱、苍翠欲滴之感。王希孟以淡色渲染晴空和水面,在山涧和巉岩处露出绢本底色,显现出宿雨之后的曙色,欣愉之感油然而生。

    ⑥全卷设定在初夏雨霁之晨的时节,画中瀑布高悬,溪山泉涌,鱼肚白晨,满山吐翠,显露出被一场暴雨洗礼过后的万千景象。晨起的人们开始忙碌,山下的人们开始劳作,平江待渡、亭桥观流、扬帆远航、双舟起网、江上渔隐,还有樵夫下山、看管水车、空堂独坐、洒扫庭除、客堂清话,将悠游闲适的乡村生活体现得淋漓尽致。画中人物仅有毫厘之别,皆用矿物颜料和白粉点缀,颇为鲜明突出。卷中的台榭楼阁、桥亭、书院、寺观、磨坊、村落、船舶等错落有致,与山川和谐一体,数百个局部图景组合成一幅完整的巨幅山水画卷轴,视觉冲击强烈。刹那间,长桥卧波、林峦书院、山坞楼观、松涛藏扉、栈道悠远、草桥通幽、柳浪渔家、高台望川、临溪草阁、平沙泊舟由静生动,展现出《千里江山图》所描绘的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理想境界。 

    (有删改)

    1. (1) 下面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
      A . 《千里江山图》青绿设色,工笔细腻,意境悠远,被誉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B . 《千里江山图》布局上采用三段式构图法,全卷景物分六部分,各部分间有长桥相连。 C . 青绿色是《千里江山图》的主色调,主要取自石青和石绿,颜料色阶丰富,经久不褪。 D . 《千里江山图》中万千景象,美不胜收,各式人文景观错落有致,与山川和谐一体。
    2. (2) 下面对本文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标题既点明了说明对象,又突出了说明对象的重要地位,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B . 本文详尽地从技法、布局、构图、色调等方面介绍了《千里江山图》的艺术成就。 C . 文中加点的词“至今”准确地说明了《千里江山图》是目前我国最长的山水画卷。 D . 本文运用了列数字、打比方等说明方法来说明《千里江山图》。
    3. (3) 阅读全文,试简要概括《千里江山图》的“美”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