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学
薛晋文
a 印象中, 我没有上过真正的幼儿园, 20 世纪70 年代末的村里没有幼儿园可上, 升入一年级前需要在小学的识字班打基础, 大概就是现在的学前班。在识字班同样能学到不少东西, 许多有趣的启蒙知识令人难忘, 一些基本的拼音字母常常被老师编成顺口溜, 现在我还能随口背诵两句, 比如, “a 像个小姑娘, 辫子朝后扬”“jqx 三兄弟, 见了ü 眼就挖去”。为了让学生快速记住阿拉伯数字, 老师领着我们摇头晃脑地反复朗读“木棍1, 鸭子2, 耳朵3……”, 充满童真童趣。
b 我的小学曾是一座小庙, 屋檐下是麻雀和其他一些小鸟的家。上课时它们经常扑腾起来, 进进出出自由自在地玩耍, 按捺不住的同学会跳起来去抓麻雀, 教室里顿时乱作一团, 有时动静太大, 墙壁上的尘土都被震落下来, 于是我们将书本抖一抖, 呼吸着泥土味和书香味混杂的空气继续上课。
c 那时, 教室里没有像模像样的桌椅板凳, 村口的老树砍倒后, 木匠们用大锯锯开, 取中间最平整的板材, 老师搬来红砖垒成小砖垛, 将板材横在上面, 于是大通铺式的课桌就安装好了。桌子有了, 但是小板凳需要自己从家里带。下课时, 顽皮的同学将小板凳翻过来当马骑, 一路横冲直撞, 好不热闹。为了防止小板凳丢失, 常常是早晨带来, 晚上带走, 有的家长不放心, 怕半路上丢了, 索性就拿绳子将小板凳拴在孩子腰间, 走起路来就像拨浪鼓一样左右晃荡, 成为蜿蜒山路上一道独特的风景。
d 冬天里, 同学们要轮流值日, 看好用来取暖的炭炉子, 有时候隔夜起来炉火灭了, 要自带玉米芯和柴火再次点上。遇到柴火难着的时候, 老师和我们轮流用嘴冲着炉口猛吹, 浓烈刺鼻的烟扑面而来, 眼泪和清鼻涕会扑簌簌地流下来。烟火的气息在教室上空缭绕着, 弥漫着, 许久才随风散去。
e 那时候家里实在是穷, 买不起书包, 娘就用粗布和针线给我缝一个, 不大不小挎在身上正合适。每当有了新书包, 我就想四处炫耀一番, 神气十足地走在乡间小路上, 觉得自己是个文化人。
f 六一儿童节到来时是最快乐的, 鲜艳的红领巾早早地戴在了胸前, 乡村小学热闹得就像过年一样, 老师借来了秧歌队的锣鼓, 一边教我们, 一边给村民表演, 滚铁环、踢毽子、猜谜语、丢手绢等趣味活动能让我们开心好几天。当然, 少不了简单而隆重的表彰会。作为“三好”学生得到的铅笔、橡皮和文具盒, 我一直舍不得用。崭新的奖状领回来总要高兴好几天, 就像过年贴画一样, 总要贴在窑洞里最醒目的位置。
g 村里小学有一片自留地, 老师常带着我们下地劳动。春天, 我们一起将地里的玉米或高粱茬子整理干净, 将农家肥均匀撒开, 学着大人的样子将种子埋入土中, 似乎满眼都是收获的景象。夏天, 校门口的庄稼长势喜人, 走过路过总要回头看几眼, 就像惦记自己的亲人一样, 人和土地的感情就这样在我们心里扎了根。秋天, 和老师们一起掰玉米、刨土豆。点燃一堆柴火烤土豆, 新鲜的土豆冒着热气, 混合着泥土的芬芳, 让人百吃不腻。
h 小学快毕业时, 村里建了一座石拱桥, 语文老师给我们布置了命题作文。课堂上, 老师夸我作文写得不错, 拿着作文本给大家又是读又是看, 激动得像个孩子。在老师眼里, 学生的进步比自家粮食丰收了还要高兴。当时我理解不了老师的心情, 斗转星移, 没想到长大后我就成了她。参加工作走上讲台, 看到学生的进步我就会不由自主地激动, 慢慢明白了老师对学生的那份深情。现在我勉强能写点东西, 和老师当年的鼓励和付出是分不开的。
i 再后来, 语文老师突然说要走, 临别前, 她把我们一个一个地抱在怀里舍不得离开, 眼里噙着泪水说不出话来, 那一天我们都哭了, 闻讯赶来的爹娘们也哭了。听说老师嫁到了邻近的县里, 之后就断了联系, 再也没有见过她。
j 四十多年过去了, 我从未忘记那所小学, 从未忘记那些老师。
(有改动)
秋天, 和老师们一起掰玉米、刨土豆。点燃一堆柴火烤土豆, 新鲜的土豆冒着热气, 混合着泥土的芬芳, 让人百吃不腻。(从描写方法的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