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学 / 综合题
  • 1. (2023高二上·郫都月考) 鸡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野生型家鸡的表型为正常脚、有尾。研究人员发现一种胫软骨发育异常的矮型家鸡,称为矮脚鸡,矮脚与正常脚由等位基因R/r控制(显隐性未知);一些家鸡存在无尾现象,无尾与有尾由等位基因D/d控制(显隐性未知);羽毛性状的芦花羽和全色羽由Z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B/b控制,且芦花羽为显性。研究人员将矮脚有尾的雄鸡与正常脚无尾的雌鸡进行多对杂交,子代的表型及比例为矮脚无尾雄鸡:矮脚有尾雌鸡:正常脚无尾雄鸡:野生型雌鸡=1:1:1:1,矮脚雄鸡与矮脚雌鸡杂交,子代雌、雄个体中,矮脚鸡:正常鸡=2:1,不考虑变异和互换。回答下列问题:

    1. (1) 根据上述杂交实验,可以确定(填“矮脚”或“正常”)和(填“有尾”或“无尾”)性状是由显性基因决定的。亲本中仅矮脚雄鸡的基因型分别为
    2. (2) 矮脚鸡相互杂交,子代雌、雄个体中矮脚鸡:正常鸡均为2:1,产生该性状分离比的原因是
    3. (3) 若将纯合的芦花羽正常脚有尾雄鸡与全色羽矮脚无尾雌鸡杂交,理论上,F1的表型及比例为矮脚无尾芦花雄鸡:矮脚有尾芦花雌鸡:正常脚无尾芦花雄鸡:正常脚有尾芦花雌鸡=。F1中矮脚无尾芦花雄鸡的基因型为。若F1随机交配,F2中矮脚鸡:正常鸡的比例为,F2中无尾全色羽雌鸡所占的比例为
    4. (4) 致死基因的存在会影响家鸡养殖的生产性能及经济效益,也可能有利于家鸡品种选育。若某种显性纯合致死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将一方含有致死基因的亲本相互杂交,子代(填“能”或“不能”)根据致死效应从中筛选出雌性雏鸡,养殖后用于产蛋。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