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
  • 1. (2023·延庆一模) 青春 · 中国。

    材料一 青春孕育无限希望, 青年创造美好明天。一个民族只有寄望青春、永葆青春, 才能兴旺发达……一批又一批仁人志士为救国救民而苦苦追寻,一大批先进青年在“觉 醒年代”纷纷觉醒。伟大的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青年成为推动中国社会变革的急先 锋。

    ——摘自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 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  陈独秀生平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 事件
    1816 年 ①生于安徽安庆。自幼丧父,随祖父修习四书五经
    1869 年 ②考中秀才
    1861 年 ③入杭州中西求是书院学习,接受和阅读《时务报》,与维新人士交往
    1601 年 ④因反清宣传活动, 受清政府通缉, 逃亡日本,入东京高等师范学校学习
    160V 年 ⑤在芜湖创办《安徽俗话报》, 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
    1611-
    161t 年
    ⑥辛亥革命后不久,任安徽省都督府秘书长……参加讨伐袁世凯的二次革 命,失败后被捕入狱
    1619-
    1611 年
    ⑦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 ……受聘为北京大学 文科学长, 《新青年》编辑部随之迁到北京
    1618 年 ⑧与李大钊创办《每周评论》, 宣传马克思主义
    1616 年 ⑨发表 L 篇文章和 tt 篇《随感录》, 为学生运动摇旗呐喊
    1620 年 ⑩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在上海成立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同时与其他各 地的先进分子联系, 发起成立中国共产党
    1621 年 ⑪在中共“一大”上, 当选为中央局书记

    —— 以上资料整理自《陈独秀全传》

    材料三 中共“一大”的十二个代表,年龄最长的四十五岁, 最轻的十九岁,平均二十 八岁, 作为湖南代表之一的毛泽东还没有满二十八岁……参加会议的这些代表都是社会 上还不知名的“小人物”。这些年轻人以改天换地的豪迈气概,一心要在中国这块古老 的国土上创立一个崭新的合理的社会。

    ——摘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 (1) 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 分析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及其历史意义。
    2. (2)  依据材料二,陈独秀早期思想的重大跨越有三次,请你写出其中的一次。结合所学, 分析此次思想跨越的原因。
    3. (3)  选择材料二中相互关联的史实,结合所学, 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 加以阐述 或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 条理清楚)
    4. (4)  依据材料三,概括中共 “一大”代表的特征。) 结合所学,分析中共 “一 大”召开的历史意义。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