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
  • 1. (2023·延庆一模) 中山公园是北京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公园。

    材料一 在我国古代,一直存在着“社稷祭祀”的制度,把祭祀土地神的地方称“社”, 把祭祀谷物神的地方叫“稷”。北京中山公园的社稷坛建于 1420 年, 一直作为明清两 代皇家祭祀社稷的场所。社稷坛坛面上铺垫着五色土。五种颜色的土壤,寓含了全中国 的疆土。每年春、秋两季祭祀前要更换新土, 新土由全国各地纳贡交来,以表明“普天 之下, 莫非王土”之意。中央有一“社主石”,象征“江山永固, 社稷长存”。

    ——摘编自汪金友《社稷坛与五色土》

    材料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中国人欢欣鼓舞,认为中国作为战胜国, 此后可以进 入世界强国之列。克林德牌坊依据《辛丑条约》规定,表示向德国“谢罪”而建, 一贯 被认为是中国屈辱的象征,此时它被拆迁至中央公园,改名为“公理战胜”牌坊。
    1618 年, 李大钊在中央公园发表演说《庶民的胜利》(后刊登于《新青年》),指 出“一九一七年的俄国革命,是二十世纪中世界革命的先声”,中国应该沿着俄国革命 的道路前进。

    ——摘编自戴海斌《中央公园与民初北京社会》

    材料三

    介绍(部分)


    中山公园景点
    ①中山堂原名“拜殿”,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社稷坛时休 息的地方。
    ②1925 年孙中山先生病逝北京, 在此停灵吊唁公祭。此后 中央公园改名为中山公园,拜殿改名为“中山堂”。
    ③音乐厅始建于 1942 年。是目前北京最好的专业音乐厅之 一,每年演出古典音乐、当代音乐与戏曲等 260 多场。
    ④唐花坞始建于 1915 年, 1992 年进行了全面修缮,是公园 内常年展览花卉的地方。
    ⑤孙中山像 1986 年建成。
    ⑥兰亭八柱亭亭中八根石柱刻有历代书法家临摹的《兰亭 序》, 是圆明园四十景之一“坐石临流”中的一个景点。 英法联军将圆明园焚毁后,兰亭被弃于荒野。 1917 年移至 中央公园
    ⑦保卫和平牌坊 1952 年中国民主人士发起“亚洲及太平洋 区域和平会议”,来自 37 个国家的367 位代表参加。大会 决定将“公理战胜”牌坊改称“保卫和平”牌坊。

    1. (1)  依据材料一, 概括社稷坛体现的理念。结合所学, 说出这一时期的阶段特征。
    2. (2)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人纷纷对国家发展作出自己的预测。依据材料二, 结合 所学, 完成下表。
    3. (3) 根据查询到的资料,同学们准备分小组走进中山公园进行实地考察。请你设计考 察活动目标,并为他们选择合适的考察路线, 进行简单的介绍。(4 分)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