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中国近代史上的瘟疫统计(部分)
时间 | 疫情 |
1856-1900年 | 云南86县流行鼠疫,死亡人数超过73万 |
1884-1953年 | 福建57个县、市71万多人死于鼠疫 |
1910-1911年 | 内蒙古东部52万人死于鼠疫 |
1887-1919年 | 东北鼠疫,黑龙江、吉林死亡2万多人,同期肺炎流行,死亡6万人 |
1917年 | 内蒙古流行肺鼠疫,波及6个省市,死亡1.46万人 |
1928年 | 内蒙古西部鼠疫流行,波及17个县、市、旗,死亡3039人 |
材料二:民国时期,根据上海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活动等因素,租界当局按照西方应对传染病的策略,通过一系列措施对传染病流行进行防治,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华界政府效仿租界的做法,开始构建传染病防治体系。与此同时,一些民间社团也倾注心力积极参与传染病防治活动,补充了政府行为能力的不足,取得了一定传染病防治效果。
——刘岸冰《民国时期上海传染病的流行与防治》
材料三:解放后,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经过大规模的群防群治,霍乱于1957年得到了彻底控制,1958年完全消灭了血吸虫病,1960年云南省最后一例天花病人得到医治,1964年完全控制了鼠疫的流行。新中国成立不久,在城市里的国家干部和职工中,实行了公费医疗制,(20世纪)60年代前期,毛泽东主席号召“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大力培训赤脚医生,从而基本上解决了农民的医疗问题。由于劳动人民翻身和当家作主,基本生活有了保障,不仅生病少了,而且有病能得到及时治疗,再加上毛主席号召“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大多数国人的体质明显增强。
——据吴金玉《毛泽东时代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