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生物学 /
  • 1. (2023七下·朝阳期末) 阅读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通常情况下,声波通过空气传播和机械振动,传导至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

    但另有一些现象,使人们认识到声波的传导还有其他的方式,比如:当我们吃饼干时,能够听到饼干咔吱咔吱碎裂的声音。这类声音的感知方式是依靠骨传导进行的。

    在骨传导过程中,声波不经过空气传导,而是直接带动颅骨产生机械振动,通过人的颅骨、骨迷路、内耳淋巴液的传递,传导至听觉感受器产生兴奋,再经过听神经传递至听觉中枢产生听觉。

    骨传导的方式,能够省去许多声波传递的步骤,因此能在嘈杂的环境中实现清晰的声音还原,且声波也不会因为在空气中扩散而影响到他人。因此人们利用这一原理研制出了骨传导耳机。

    但是不论是利用骨传导还是空气传导制作的耳机,最后都是要通过耳蜗中的毛细胞振动才能形成听觉。如果耳机音量过大或使用时间过长,会对毛细胞造成损伤,进而伤害听力。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专家建议:要想减小耳机造成的伤害,最重要还是要掌握“60-60原则”。这个原则是指听音乐时音量不要超过最大音量的60%,连续使用耳机的时间不要超过60分钟。尤其当你出现短暂性或长期耳鸣后应及时停止佩戴耳机,并及时至正规医院就医,测试听力以便发现隐形听力损失,做到早重视、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

    1. (1) 通常情况下,声波通过外耳道内的空气传播到达中耳,图1中的[a]能够将声波转化为机械振动。
    2. (2) 在骨传导中,声波直接带动产生机械振动,内耳中的耳蜗将机械振动转化为神经兴奋,沿着将兴奋最终传递至,在此产生听觉。
    3. (3) 关于骨传导耳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
      A . 在嘈杂的环境中,佩戴骨传导耳机音质更清晰 B . 佩戴骨传导耳机,能减少声波扩散对他人的影响 C . 骨传导耳机不会引起毛细胞的震动 D . 骨传导耳机不引起鼓膜震动
    4. (4) 耳机音量过大或使用时间过长,会使毛细胞受损。由图2可知受损的毛细胞表现出的特点,这种损伤不可逆转,进而影响听力
    5. (5) 在耳科门诊患者中,约有20%的听力障碍患者都是大中学生。为了保护听力,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