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2023·渝北模拟) 阅读文言文《湖心亭看雪》,完成下面小题。 

     湖心亭看雪 

     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是日更定矣,余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 (1) 下列各项对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查阅古汉语词典,“绝”字有以下义项:①断绝;②极,非常;③超越;④横穿。结合语境,可知“湖中人鸟声俱绝”中“绝”意为断绝,引申为“消失”。 B . “拏”《说文解字》解释为:持也,从手奴声,《广韵》解释为牵引。由此“余拏一小舟”中的“拏”引申为“撑(船)”。 C . “焉”在“且焉置土石”中作疑问代词,解释为“哪里”;据此可知“湖中焉得更有此人”中的“焉”解释为“哪能”。 D . “恃强凌弱"中的“强”是“强大”的意思,据此可推断“余强饮三大白而别”中的“强”也可以解释为“强大”。
    2.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②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3. (3)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作者用工笔手法细致描绘西湖雪景,三个“与”字将孤立的景物融为一体,描绘出浑然迷蒙的湖光山色以及天地苍茫的浩然景象。 B . 描写雪景,作者分别用“一痕”“一点”“一芥”和“两三粒”来形容,极言世间万物之渺小,体现作者俯视一切的博大胸襟。 C . 作者本是独往湖心亭看雪,写景也清丽淡雅,后面却写亭上金陵人饮酒的的场面,与全文的风格不符合,显得多余。 D . 结尾借舟子之口点出的“痴”字,正是一篇之魂。作者痴景、痴行、痴情,背后掩藏着一颗“痴心”,即故国之恋、亡国之痛和人生感慨。
    4. (4) 雪向来是文人墨客喜爱的景色。选文与链接材料都写了雪中之行,它们在写景手法与表达的情感上是否相同?请说明理由。 

       【链接材料】 

       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舟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选自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