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诸家之学,并起争鸣,经过相当时期之后,总是要归于统一的,统一的路线有两条:(一)淘汰其无用,而留存其有用的。(二)将诸家之说,融合为一。
——吕思勉《中国文化史》
材料二 两宋三百年在经济、文化、制度建设等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特别是宋代的经济,国内外学者认为发生了所谓的“绿色革命”、“商业革命”“货币革命”、“城市革命”、“信息革命”、“科技革命”等。虽然称“革命”并不合适,但这一时期经济发展确实取得了突出进步。
——摘编自邓小南《宋朝的再认识》
材料三 明中叶以后,粮食、棉布、生丝、食盐、烟草、瓷器等都成为主要的商品。手工业发达的城市,如苏、杭是丝织业的中心,景德镇是拥有数十万人的瓷都。商业大城市有三十余个。北方的工商业城市比较少,南方则占了绝大多数。民间大小交易多用银,政府的田赋、徭役、工商业税、海关税乃至官吏俸禄、国库开支,也大都是以银折价,以银计算。
——摘编自张传玺《简明中国古代史》
材料四 洋务运动期间文化教育重要措施
时间 |
事件 |
咸丰十一年(1861年) |
设立同文馆,是为中国新学的开始 |
同治二年(1863年) |
李鸿章设外国语文学校于上海 |
同治四年 |
曾国藩、李鸿章设江南机器制造局于上海,附设译书局 |
同治十一年 |
李鸿章挑选学生赴美国留学 |
光绪十一年 |
李鸿章设天津武备学堂 |
——摘编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