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3·苏州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①颉利益衰,国人离散。会大雪,平地数尺,羊马多死,民大饥,颉利恐唐乘其弊,引兵入朔州境上,扬言会猎,实设备焉。鸿胪卿郑元使突厥还,言于上曰:“戎狄兴衰,专以羊马为候。今突厥民饥畜瘦,此将亡之兆也,不过三年。"上然之。群臣多劝上乘间击突厥,上曰:“新与人盟而背之,不信;利人之灾,不仁;乘人之危以取胜,不武。纵使其种落尽叛,六畜无余,朕终不击,必待有罪,然后讨之。" 

     ②初,突厥突利可汗建牙直幽州之北,主东偏,奚、霫xí等数十部多叛突厥来降,颉利可汗以其失众责之。及薛延陀回纥等败欲谷设颉利遣突利讨之突利兵又败轻骑奔还颉利怒拘之十余日而挞之突利由是怨阴欲叛颉利。颉利数征兵于突利,突利不与,表请入朝。上谓侍臣曰:“向者突厥之强,控弦百万,凭陵中夏,用是骄恣,以失其民。今自请入朝,非困穷,肯如是乎!朕闻之,且喜且惧。何则?突厥衰则边境安矣,故喜。然朕或失道,它日亦将如突厥,能无惧乎!卿宜不惜苦谏,以辅朕之不逮也。" 

     ③颉利发兵攻突利,丁亥,突利遣使来求救。上谋于大臣曰:“朕与突利为兄弟,有急不可不救。然颉利亦与之有盟,奈何?"兵部尚书杜如晦曰:“戎狄无信,终当负约,今不因其乱而取之,后悔无及。夫取乱侮亡,古之道也。" 

     ④代州都督张公谨上言突厥可取之状,以为“颉利纵欲逞暴,诛忠良,昵奸佞,一也。薛延陀等诸部皆叛,二也。突利、拓设、欲谷设皆得罪,无所自容,三也。塞北霜旱,糇粮乏绝,四也。颉利疏其族类,亲委诸胡,胡人反覆,大军一临,必生内变,五也。华人入北,其众甚多,闻所在啸聚,保据山险,大军出塞,自然响应,六也。”上以颉利可汗既请和亲,复援梁师都,丁亥,命兵部尚书李靖为行军总管讨之,以张公谨为副。 

     ⑤十二月,戊辰,突利可汗入朝,上谓侍臣曰:"往者太上皇以百姓之故,称臣于突厥,朕常痛心。今单于稽颡sǎng,庶几可雪前耻。" 

     (《资治通鉴·唐纪》) 

    【注】梁师都,夏州朔方人,曾割据称帝,建立梁国,后勾结突厥,受封“大度毗伽可汗”,前后长期反叛隋、唐,怂恿突厥南侵中原。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及薛延陀回纥等败欲谷设/颉利遣突利讨之/突利兵又败/轻骑奔还颉利/怒拘之十余日而挞之/突利由是怨/阴欲叛颉利 B . 及薛延陀回纥等败欲谷设/颉利遣突利讨之/突利兵又败/轻骑奔还/颛利怒/拘之十余日而挞之/突利由是怨/阴欲叛颉利 C . 及薛延陀回纥等败欲谷设/颉利遣突利讨之/突利兵又败/轻骑奔还/颛利怒拘之/十余日而挞之/突利由是怨/阴欲叛颉利 D . 及薛延陀回纥等败欲谷设/颉利遣突利讨之/突利兵又败轻骑/奔还颉利/怒拘之/十余日而挞之/突利由是怨/阴欲叛颉利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曹,意为"辈,等",与《过秦论》中"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的"属"同意。 B . 戎狄,我国西部少数民族泛称为戎,北方的部族泛称为狄。文中泛指西北部少数民族。 C . 比,意为"近来",与《项脊轩志》中"比去,以手阖门"中的"比"意思相同。 D . 太上皇,又称太上皇帝,是皇帝父亲的尊号,通常指的是仍然在世但已禅让的皇帝。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鸿胪卿郑元认为突厥羊马瘦弱,百姓饥饿,是灭亡之兆,诸大臣也劝谏乘机攻打突厥。但唐太宗认为攻打突厥要师出有名,待其罪而击之。 B . 突利可汗最终率部投降,太宗从突厥的由盛转衰看到治理一个王朝的教训。司马光记录了这个细节,体现了"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的宗旨。 C . 突利向唐王朝请求出兵救援,太宗对此感到为难。兵部尚书杜如晦认为戎狄不守信用,违背了约定,应该立即出兵攻取,以免将来后悔不及。 D . 太宗认为颉利可汗之前已经派人来请求与唐朝和亲,却又出兵援助唐朝的敌人梁师都,便派兵部尚书李靖、代州都督张公谨率兵讨伐突厥。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新与人盟而背之,不信;利人之灾,不仁;乘人之危以取胜,不武。 

       ②向者突厥之强,控弦百万,凭陵中夏,用是骄恣,以失其民。  

    5. (5) 请根据文章内容,简要概括代州都督张公谨认为可以攻取突厥的原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