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3高三上·汉中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吴之前君太伯者,后稷之苗裔也。后稷为儿时,好种树禾、黍、桑、麻、五谷。五土之宜,稷、泰、禾、蘖、麦、豆、稻,各得其理。尧遭洪水,人民泛滥,遂高而居。尧聘后稷使教民山居,随地造区,研营种之术。三年余,行人无饥乏之色。乃拜后稷为农师,封之台,姓姬氏。后稷就国为诸侯。其孙公刘。公刘慈仁,行不生草,运车以避葭苇。公刘避夏桀于戎、狄,变易风俗,民化其政。公刘卒,子庆节立 

     其后八世而得古公亶甫,公刘、后稷之业,积德行义。薰鬻、戎姤而伐之,古公事之以犬马牛羊,其伐不止;事以皮币、金玉重宝,而亦伐之不止。古公问何所欲?曰:"欲其土地。"古公"君子不以养害。害所养,国所以亡也。而为身害,吾所不居也。"古公乃杖策去邠,逾梁山而处岐周,邠人父子兄弟相帅负老携幼揭釜甑而归古公居三月 , 成城郭,一年成邑,二年成都,而民五倍其初。 

     古公三子,长曰太 , 次曰雍,少曰历。季历生子昌,昌有圣瑞。古公知昌圣,欲传国以及昌,曰:“兴王业者,其在昌乎?"因更名曰季历。太伯、仲雍望风知指,曰:“历者,适也。”知古公欲以国及昌。古公病,二人托名采药于衡山,遂之荆蛮。断发文身,为夷狄之服,示不可用。古公病,将卒,令季历让国于太伯,而三让不受。于是季历莅政,修先王之业,守仁义之道。季历卒,子昌立,号曰西伯。遵公刘、古公之术,业于养老,天下归之。西伯卒,太子发立,任周、召而伐殷,天下已安,乃称王。追谥古公为太王,追封太伯于吴。 

    (选自《吴越春秋·吴太伯传》,有删改)

    1. (1)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邠人父子兄弟A]相师B负|C|老携|D|幼|E|揭釜甑|F而归|G古公H|居三月 

    2. (2) 下列对文中加粗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相五土之宜"与“枉用相存”(《短歌行》)两句中的“相”意思不同。 B . 履在文中是动词,与《孔雀东南飞并序》中“足下蹑丝履”的“履”意思不同。 C . “修公刘、后稷之业”与“修守战之具”(《过秦论》)两句中的“修”意思相同。 D . 太伯、仲雍、季历三人名字中的“伯”“仲”"季",可用于表示兄弟次第。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公刘怜爱生命,不愿伤及草木;为避夏桀的祸乱而迁居戎、狄之邦,当地百姓得到他的教化。 B . 薰鬻、戎姤来犯,古公亶甫先以物资贿赂求和,见未能起效,他为人民着想,便迁离了邠地。 C . 古公亶甫把少子改名为季历,暗示他的意图;太伯与仲雍便剪短头发,身刺花纹,以表不满。 D . 季历与姬昌遵先王之道,推行仁政,百姓归附,为后来的姬发讨伐商王朝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古公知昌圣,欲传国以及昌,曰:“兴王业者,其在昌乎?” 

       ②古公病,二人托名采药于衡山,遂之荆蛮。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