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
  • 1. (2023七下·长沙期末) 社会进步离不开经济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朝生产工具的创新与发明。

    材料二:唐太宗认为:“夫民者国之先,国者君之本。”因此他注重农桑,轻徭薄赋,使社会经济繁荣起来。明初,朱元璋下令各地流亡人民还乡生产,还乡者皆免税三年,量力开垦土地。清初统治者顺治、康熙、雍正、乾隆诸位帝王,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垦荒政策,使农业生产很快得到恢复。

    ——摘编自张传玺主编《简明中国古代史》、统编初中历史教科书等

    材料三:自明朝中期起,高产作物玉米、番薯(地瓜)、马铃薯(土豆)自海外传入中国,它们不仅单位亩产量大,而且适应性强,不与五谷争地。明清时期,棉、麻、桑、茶、甘蔗、蔬菜、果木等的种植日益广泛,产品大量流入市场。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第二版)》

    1. (1) 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一中生产工具的名称。
    2. (2) 材料二中,历代统治者对经济的发展有何共同态度?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你认为促进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3. (3) 根据材料三,概括明清时期农业较前代相比的新发展。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