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3高三上·杭州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雪的回忆

    穆木天

    (一)

    雨雪霏霏,令我怀忆起我的故乡来。

    居在上海,每年固然都冒过几次严寒,可是,总觉得像是没有冬天似的。至少,在江南,冬天是令人不感兴会的。雪地冰天,没出过山海关的人,总不会尝过那种风味罢。 一片能白,山上,原 野上,树木上,房屋上,都是雪。你想象一下好啦,在铅灰色的天空之下,能白的地面,是如何地一望无边呀。 一望是洁白的,是平滑的。

    雪!雪夜!雪所笼罩着的平原,雪在上边飞飘着的大野,广漠地,寂静地,在展开着。在雪中,散布着稀稀的人家,好像人们都是鼾睡在自己的安乐窝里。

    儿时,我叹美着这种雪的世界。现在这种雪的世界,又在我的想象中重现出来了。过去的一幕一幕,荡漾地,在我的眼前渡了过去。

    雨雪霏霏,令我怀忆起我的故乡来。

    (二)

    雪!漾漾的雪,下着。院里又铺上了一层绵絮。

    这一年冬天,我们的院子里,好像比往常热闹得多了。我们是住在里边的小院里。外边是一 个大的院子。现在,马嘶声,人的往来声,车声,唱歌声,打油的锤声,在外边的院子里交响着。颓废的破大院,顿时,呈出了新兴的气象。

    父亲是忙忙碌碌的,从站上跑到家里,从家又跑到站上。 一车一车的黄豆,每天,被运进来 又被运出去。据说父亲在站上是做“老客”。 一个先生,是麻脸的,教我读书。可是,有时,他也去帮父亲去打大豆的麻包。外院里,是好几辆车在卸载装载,人,往来如梭地,工作着。

    雪霏霏地下着。麻脸先生,划着苏州码子,记着豆包的分量。雪霏霏地下着。秃尾巴狗在院 里跑着,飞快地,在雪里轻轻地留下了爪印。外院的东院是仓子,是马厩,是油房。人往来地运豆子。鸽子,咕噜咕噜地叫着,啄着豆子吃。各个人都在忙着。

    晚上,工作完了,父亲同麻脸先生总是谈着行情,商量着“作存”好还是“作空”好。我呢,总是 跑到油房里去。那里,是又暖烘,又热闹。马拉着油碾子,转着。豆子被压扁,从碾盘上落到下边 槽子里,出了一种香的油气。同着碾子的人打了招呼,进了去。顺着窄路,走到里边的房子里,则 又是一个世界了。油匠们欢天喜地地,笑谈着。我是欢喜他们的,他们也欢喜我。我上了高高的垫着厚板的炕上,坐着,躺着,看着他们在作工, 一只手操起了大油匠刘金城所爱看的《小八义》。

    我看着他们怎么蒸豆批,怎么打包,怎么上柞,怎么锤打。那是非常地有趣味的。扬着锤子梆 梆地打着,当时,令我想到呼延庆打擂。而等待着油倾盆如注地淌下来,随后,打开洋草的包皮, 新鲜的豆饼出了柞,我是感到无限满足的。有时,我是抓一块碎豆饼吃的。卸了油垛,油匠们又是讲起张家姑娘长和李家媳妇短来了。听够了,我则看我的《小八义》,很晚的才回到房中睡觉。

    漾漾的雪下着。院里又铺上了一层绵絮。

    (三)

    雪下了又停,停了又下,大地上好像披了丧衣。这一座古城,像是包围在雪的沉默中了。这是我离开吉林城的那个冬季。因为当时感到那也许是一个永别,所以,那一年的雪,在我 以为,是最值得怀恋的。从卧室听着外边往来的车,咯吱咯吱地,压踏在雪上,是如何令人愁恼 呀!在黎明,在暗夜,我,不眠地,倾听着风雪交加中的响动,是如何地孤独寂寥呀!我曾在雪后 步过那座古城的街上,可是满目凄凉,市面萧条得很。我也曾在睛日踏着雪,访过那些城外的村 落,可是,田夫野老都是说一年比一年困苦了。

    在北山上建了白白的水塔。在松花江上架上了钢铁的江桥。可是,北山麓上,仍然是小的草 房在杂沓着,江桥边上,依然是山东哥们在卖花生米。农村社会没落了。好些商店,也是一个挨 着一个地关上了门。

    夜间,不寝时,听着外边的声籁,我总是翻来覆去地,想着。吉敦、吉海接轨的问题,农村破 产的情状,南满铁路陆续地在开会的消息,是不绝地在我脑子里萦回着。有时,关灯独坐,望着 街道上的灯光照在白雪上,颜色惨白的,四外,死一般地,寂静着,感到是会有“死”要降到这座 古城上边似的。在被雪所包围着的沉默中,无为地,生活着,心中是极度地空虚的。有时,如雪落 在城上似地,泪是落在我的心上了。

    雪停了,又是一个广大无边的白色的宇宙。我们,三四个人,在围炉杂谈之后,决定了到江 南野外里跑一跑。天低着,四外,是空廓,寂寥。白色、铅色的线与面,构成了整个的水墨画一般 的宇宙。赶柴车的,走着。拾粪的孩子,走着。农夫们,时时,在过路。但都是漠不相关似的。我们,在田间的道上,巡回地,走着。有时,脚步声引出来几声狗吠。但,我们走开,狗吠也随着止住了。

    有江桥如长蛇似地跨在江上,像我们的血一天一天地被它吸去。江北岸的满铁公所,好像 越发高傲地在俯瞰松花江。它那种姿态,令人感到,是战胜者在示威。天主堂的钟声哀婉地震响着。是招人赴晚祷呢,还是古城将死的吊钟呢?声音,是凄怆而轻脆的。

    雪下了又停,停了又下。包在雪中的古城,吐出来死的唏嘘了。

    (四)

    雨雪霏霏,令我怀忆起我的故乡来。

    现在,故乡里,还是依然地下着大雪罢。可是,我呢,则是飘零到大江南。和我同样地流离到各处的人,真不知有多少哟。可是,他们同我同样,也怕会看不见故乡的美丽的雪景了罢。

    在故乡呢,大概山川还是依然存在罢!有人从东北来,告诉我东北的农村的荒废。在故乡的 大野里,在白雪的围抱中,我仿佛看见了到处是死亡,到处都是饥饿。在白雪上,洒着鲜红的血, 是抗日义勇军的,是老百姓的。我只是茫然地想象着那种猩红的血,洒在洁白的雪上,在山上,在平原上,在河滨上,洒在一切的上边。

    雨雪霏霏,令我怀忆起我的故乡来。

    (有删改)

    1. (1) 下列对散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开篇点题,作者由眼前的雪怀忆起故乡,用优美的文笔描写山海关以外的雪景,把一个辽阔、纯净的雪世界鲜明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 B . 作者在第二部分营造的那个淳朴、和谐的农村图景与后半部分作者眼中的那个千疮百孔的社会形成鲜明的对比,反衬出时局的凄惨,也表现了时光的易逝。 C . 散文后半部分笔锋突变,雪在我眼里成了“丧衣”“死亡”“饥饿”,我的情感也由“愁恼”到“空虚”再到“茫然”,笔调一步步低沉,情感也一步步沉重。 D . 本文是对雪的怀忆,是对故乡的怀忆,更是对故乡今昔变化的一种感叹和抒怀。在这种感叹和抒怀中表现出压抑的痛楚,以及对侵略者的谴责。
    2. (2) 下列对散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融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多种表达方式为一体,叙述、描写细腻生动,抒情真挚感人,议论振聋发聩。 B . 文章第二部分,作者以孩子的视角叙写童年雪夜热闹的往事,多处运用细节描写,展现人情的温暖与美好。 C . 文章第三部分,作者在描写江桥和满铁公所时,运用了比喻和比拟手法,将自己对时局的一腔悲愤蕴含其中, D . 作者擅长意境营造,将平静舒缓的琐事描写及对故乡满目疮痍的社会现状的叙说置于皑皑白雪的情境中,情深切切。
    3. (3) 分析“雪”在文中反复出现的作用。
    4. (4) 本文作者穆木天是中国现代著名诗人,他的散文是诗化的散文,请结合全文分析。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