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
  • 1. (2023八下·成华期末)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从实际出发调整经济政策,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0﹣1954年中国农村不同阶层人口及其占有土地比重变化表

                                                                                                                                                                                         


    1950年(%)

    1954年(%)

    人口比重

    土地占有比重

    人口比重

    土地占有比重

    贫农、中农

    85.5

    45.2

    92.1

    91.4

    富农、地主

    14.5

    54.8

    7.9

    8.6

    ——摘编自《中国统计年鉴》

    材料二

     

    ——摘编自《中国统计年鉴》

    材料三 我国建国三十五年来所发生的深刻变化,已经初步显示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但必须指出……政企职责不分,条块分割,国家对企业管得过多过死,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严重压抑了企业和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本来应该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

    ——摘自《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材料四 邓小平指出:在管理方法上要特别注意克服官僚主义,要学会用经济的方法管理经济;在管理制度上当前要特别注意加强责任制;在经济政策上,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

    ——摘编自王桧林主编《中国现代史》

    1. (1) 观察上表,指出我国土地占有情况发生的变化,及导致变化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粮食生产的成就,指出成就取得的主要政策因素。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该政策对当时中国农村和农业生产带来的影响。
    3. (3) 根据材料三,概括当时我国经济建设出现的问题。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城市改革为例,谈谈我国在管理方法、管理制度和经济政策等方面进行的调整。
    4. (4) 综合以上材料中对经济体制的调整,谈谈对我国今后的经济建设的启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